早报3月31日讯 3月30日,在即墨温泉街道南小峨村,一场有惊无险的火灾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温暖情谊。
3月30日下午,市民宫女士夫妇和朋友带着两个读二年级的孩子,来到即墨温泉街道南小峨村打扫空置的房屋。下午2时40分左右,当他们打扫完准备离开时,闻到了很浓的烟味。宫女士和朋友立刻出门查看,结果发现附近某处房屋冒出了滚滚浓烟。“着火啦,快来救火……”宫女士立即大声呼救。然而,南小峨村中多是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宫女士一行四人见状,毫不犹豫地带头承担起救火重任,就连两个孩子也积极参与到救火行动中。
由于起火房屋的房主不在家,村民们一边给村理事会打电话通报情况,一边找来钳子,费了好大一番力气将门锁打开。门一开,只见院子里堆着大量的木头和各种器械,屋内还摆放着几个煤气罐。这些煤气罐一旦受热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就在此时,村理事会相关负责人带着灭火器赶来,立刻冲进了火场。但火势太过凶猛,仅凭一个灭火器根本无法扑灭,而且村内道路狭窄蜿蜒,消防车难以进入。众人当即决定接水管灭火。然而当大家找到水管后,发现由于不是专业的消防水管,连接起来十分困难。村民们只能将水管一根根对接起来,再用铁丝缠绕固定。为了保证水流稳定,几位村民蹲在地上,用手紧紧捂住随时可能崩开的水管。
就这样,宫女士一行六人和现场八九位村民一起,齐心协力与大火展开了一场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艰苦较量。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肆虐的大火被成功扑灭。事后,宫女士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火灾现场浓烟滚滚,大家被熏得咳嗽不止,当时只顾着救火,没时间考虑个人安危,现在想想还是挺凶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因浓烟中毒而倒下。”宫女士说,最让她感动的是村民们互帮互助的精神,“村民们拿着盆和水桶主动参与灭火,留守老人不辞辛劳,在崎岖石头路上来回抬水,令人动容。”
南小峨村现有常住人口500多人,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了。据推测,火灾可能是由屋内堆放的木头引起的,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此次事件既凸显了邻里之间深厚的关爱互助之情,也暴露出留守老人的安全问题。留守老人在面对突发危险时,自救和应对能力相对较弱,极易陷入危险境地。为此,宫女士呼吁社会各界给予留守老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康晓欢 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