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2:观天下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约1700人 中国多支救援队正在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
初中生作文刷屏,戳中哪些痛点?
  吴高阳 画

  扫码加入观天下周刊读者群,畅聊国内外大事。

  ■本报评论员 王学义

  最近,杭州某中学初三学生张潇冉的作文《旧轨还乡》,感动了万千网友。这篇文章由该中学语文教师王杨军分享在自己运营的自媒体账号“语文山水”上,目前点赞数已超百万次,相关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

  “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这篇作文的确动人,如同网友所言,“文中无一字写乡愁,却句句不离乡愁。”

  好的文章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据报道,这位中学生故乡在内蒙古,她虽出生在杭州,但心中一直念着那个有草原的地方,想的是“我爸骑马超级帅”。她平时就喜欢写作,关于这篇作文,她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构思,只是如实记述了寒假回乡途中看到的情景和感悟。一同乘坐火车的爷孙二人的互动触动了她,她就记录下来。她的语文老师说,正是这份“真实”打动了他,然后发出来打动了万千网友。

  有人评价说,这篇作文是“对模板和套路的超越”。就当下而言,这是很高的评价了。只要你留意过一些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现模板和套路满天飞。尤其是在AI普及的今天,写作正在严重套路化。为了得到高分,个别老师甚至鼓励学生按照套路写作文。有的还会让学生在考试前背过几篇不同类型的范文,然后在考试时稍加改变,进行套用。这种应试和投机思维,或许能让学生快速提高分数,但也可能导致学生因生搬硬套而写跑题,考出低分。不过有一点是很确定的——这种思维会扼杀学生写作的乐趣。

  写作的根本在于表达自己,是“我手写我心”。发乎情,诉诸笔,才能写出好文章,否则就会成为负担。

  不过,对待这篇《旧轨还乡》也应有理性的态度。谨防“神作”“天才”之类过分的赞誉,造成对这位中学生的捧杀。如果认真分析这篇文章的话,你会发现这是一篇精心打磨出来的文章,几乎每个句子都非常讲究。“讲究”并非缺点,但这显然不是一篇随性之作。如果说,这是“顺便交了个寒假作业”,那要么是谦虚,要么是“举重若轻”了。

  互联网时代,有一种趋势特别明显,就是一旦发现某个热点,全网都会一拥而上,事情也往往在过度曝光中走样。这里并没有质疑《旧轨还乡》的意思,只是想说应保持一分理性和淡定,尽量在讨论中学生作文的框架内来谈论这种现象。在给优秀作文鼓掌、喝彩的同时,多反省一下语文教学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或许才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一线探访
   第A03版:青岛故事
   第A04版:周一见
   第A05版:周一见
   第A06版:周一见
   第A07版:都市圈
   第A08版:深读
   第A09版:文体
   第A10版:应知
   第A11版:瞰青岛
   第A12版:观天下
中国力量驰援缅甸
初中生作文刷屏,戳中哪些痛点?
青岛早报观天下A12初中生作文刷屏,戳中哪些痛点? 2025-03-31 2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