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2:发布
~~~我市将加快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 开展30项海洋关键技术攻关
~~~青岛西海岸新区:项目建设提质加速,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力争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我市将加快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 开展30项海洋关键技术攻关
  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鳌山湾海域附近的中电建海上光伏项目。(资料图片)

  4月1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情况。2024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海洋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5年,我市力争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据省海洋局反馈,2024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5.2%和30.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45.9%,拉动全市国民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海洋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分别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2.9%、43.5%和53.6%,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海洋经济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四上”涉海企业达3221家,约占全省的30%。全市15个主要海洋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2524.3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全省的31.3%,增速居省内沿海城市第一位。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全市“4+4+2”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2100亿元。

  近两年来,全市共批准281宗项目用海,面积达1.98万公顷。服务保障上合示范区等重大战略、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等重大项目用海需求。2024年,依法依规为19个项目办理海域使用金减免2.6亿元。落实《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共兑现奖补政策24项,评定奖补资金1.4亿元,惠及企业137家。

  加快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

  2025年,我市以《青岛市2035年海洋发展远景规划》为指引,围绕“五区一中心”定位梳理建设路径,启动编制《青岛市“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壮大海洋产业规模。加快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40个项目竣工、20个项目投产,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实施精准产业链招商、统筹联合招商和载体平台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过1000亿元。

  推动“国信2-1号”“国信2-2号”养殖工船交付运营,力争实现3条工船联运。加快董家口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海湾化学绿色循环经济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董家口港区湾底通用码头等重大项目工作推进,畅通沿黄达海开放大通道。加快推动青岛湾(二中湾)旅游码头工程二期项目竣工,开通夜游青岛湾航线,开拓文旅消费新场景。

  推动海洋装备产业链向高价值环节延伸。建造首艘31.9万吨超大型油船,交付21万吨LNG双燃料散货船、21万吨氨燃料双燃料散货船、青武麦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等高端装备,推进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推动海洋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谋划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推动中电建即墨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一期建成并网、二期开工建设。

  突破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支持重点企业加快研发新一代立体监测、无人潜航器、水下机器人等海洋智能观测探测装备。推进上合海洋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开展30项海洋关键技术攻关

  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推动“深海三大国家平台”、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建设。推动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聚焦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落地。围绕海洋信息、智能航运等领域开展30项海洋关键技术攻关。

  加大对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驻青高校院所支持力度,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研对接工作机制,构建海洋科技成果交易“全链条”服务生态。建立全球高层次海洋人才库,为国内外海洋高端人才提供更优创业环境。建设青岛海洋发展人才学院。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育。

  打造沿黄门户和“经济出海口”

  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沿黄开放门户和“经济出海口”,拓展海洋领域国际合作。搭建高能级合作平台,推动“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实体化运行,拓展与联合国海委会及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吸引相关国际组织来青设立分支机构。

  依托“海滨之城”平台,探索共同制定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准、规则、制度等,提升青岛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可持续发展治理能力。筹办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青岛国际帆船周暨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等赛事活动,加强与法国布雷斯特市、希腊比雷埃夫斯市、德国基尔市开展海洋领域合作。支持我市涉海企业拓展海外业务,重点推动海洋渔业、海水淡化、海洋能等领域企业“组团出海”。

  建全省首个蓝碳增汇示范基地

  实施海域立体分层确权,探索“标准海”制度,推动用海审批标准化。加强自然岸线管护修复。开展海草床监测调查,联合金融机构开展蓝碳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利用公益诉讼等多渠道资金开展蓝碳增汇,建设全省首个蓝碳增汇示范基地。

  全面落实湾长制,加强胶州湾、丁字湾等重点海域污染管控,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加快实施灵山岛、鳌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申报大沽河入海口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扎实推进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互花米草综合防治,推动浒苔绿潮应对处置降本增效。推动海上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海上船舶安全管理,守牢海洋安全“一排底线”。推进“智慧海岸”项目,构建海岸、海域、海岛一体化监控网格,守护蓝色家园。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陈小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发布
   第A03版:青岛故事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人物故事
   第A06版:综合
   第A07版: 文化新闻
   第A08版:作文课
力争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矿石码头建设进度超83%
青岛晚报发布A02力争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2025-04-02 2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