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7:文史
李先念这样当“博士”

  “博士”,是湖北东部地区对木匠的尊称。李先念十几岁曾当“博士”,以“博士”身份为掩护,从事早期革命活动。

  为旧社会打“棺材”

  因为家贫,李先念只读了3年私塾,12岁跟表兄袁学福学起了“博士”。他悟性高,勤奋好学,很快出师。1924年,湖北黄安(今红安)、黄陂一带遭受干旱,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手艺人的活计也很少,袁学福就到汉口一个远房亲戚的“寿器店”(棺材铺)给李先念谋了一份差事。在汉口做工期间,李先念亲身体验到底层群众的疾苦。当听说家乡黄安的农民运动搞得红红火火,他就卷起铺盖返回了黄安。

  李先念积极投身农民运动,1926年冬加入了共青团。次年春,他担任黄安县高桥区工会主席和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带领受苦的工友、农友同豪绅地主作斗争。有豪绅讥笑他是“一个打棺材的”,他响亮地回答:“说得对,我就是为旧社会打‘棺材’的!”是年11月,李先念带领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经区委指派,李先念不久回到袁学福家中,以“博士”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一次,他干活时,不慎把掖在腰间的手枪掉在地上,袁学福见状大惊,李先念只好如实相告。袁学福了解表弟的秉性,相信他不会搞歪门邪道。在李先念的影响下,袁学福也加入了共产党组织。

  两次造船破天险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决定发起嘉陵江战役。嘉陵江两岸山峦耸立,水深流急,国民党军掠走了江上所有船只。强渡嘉陵江,必须短期内至少造出70条船。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把造船任务交给了“博士”出身的李先念。

  李先念带人踏勘,将造船地点选在王渡场。第30军抽调220余人组建工兵连,专门承担起造船任务。同时,李先念依托地方苏维埃政府,组织150多名木工,背着干粮、带着工具,集中来到王渡场参加造船。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赶工,75条俗称“毛蜂壳”的木船打造完成。

  3月28日晚9时许,李先念指挥红第30军第88师263团两个营迅速登上木船,向西岸疾进。离江岸20多米时,红军战士弃船涉水,杀声震天,一举突破嘉陵江天险。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中央军委决定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西渡黄河,打通国际路线。徐向前对李先念说:“去年强渡嘉陵江是由你们第30军实施的,你有这方面特长,造船有办法,造船、强渡的任务就交给你啦!”

  李先念和代军长程世才领命率第30军开赴甘肃靖远县。他们将造船地点选在靖远大芦子村的一片柳树林里,集中造船人员和材料,突击造船。斧、锯、刨的响声和部队的操练声,打破了黄土高原的寂静,不到半个月,就成船16条。

  10月23日,李先念把强渡黄河的先遣任务交给了第263团。他靠前指挥,一条条船劈波斩浪,一举刺破黄河天险。

  花甲之年操旧业

  “文革”中,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遭到批判。1969年2月8日,他在花甲之年被下放到北京市北郊木材厂参加劳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

  到厂当天,李先念到二、三、四、五连(车间)参观。三连是木工车间,看到工人在刨木板,他说:“我以前也是干这个的。”随即他兴致勃勃地接过工人手中的推刨干起来,连长感慨地说:“你是内行。”

  在这里,根据李先念的意见,厂军宣队向中央上报了《北京市北郊木材厂认真落实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各项政策的情况报告》,这份报告经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后,由周恩来转报毛泽东批准,作为中共中央文件转发全国,对落实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梅兴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人物
   第A03版:延年益寿
   第A04版:老龄工作周刊
   第A06版:畅游天下
   第A07版:文史
   第A08版:博览
李先念这样当“博士”
杨震智斗贪官
老年生活报文史A07李先念这样当“博士” 2025-04-02 2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