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落实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坚持优先发展、倾斜支持、系统推进,全面构建“四化”工作链条,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稳定持续、平价优质的照护服务,相关成效获得国务委员谌贻琴、民政部部长陆治原、省民政厅厅长庄严等领导充分肯定。青岛市在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中多项指标排名位居全国第一。
能力评估科学化,
解决“为谁服务”问题
青岛市将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作为老年人享受服务和政府拨付补贴的重要依据,确保服务群体精准定位、财政资金高效使用。一是选好评估组织。对全市老年人能力评估组织进行专家评审和业务培训,遴选有资质、有业绩、有口碑的10家评估组织形成青岛市老年人能力评估组织库,确保评估结果权威准确。二是用好评估结果。开发老年人能力评估App,将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实时导入青岛养老服务促进保障平台,形成动态更新的老年人能力状况基本数据库,同时向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和民政部门关联。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评估结果,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有效提升服务满意度。三是做好信息共享。建立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老年人能力联合评估机制,实现医保部门长护险能力评估信息、卫健部门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信息、民政部门失能失智老年人能力评估信息的共享互用,提升评估资源利用效能。
服务网络系统化,解决“在哪服务”问题
青岛市以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各展其能、贯通协调为改革方向,构建系统化的失能失智照护服务网络。一是巩固居家基础。一方面做实上门服务。全市累计有5万余名失能失智老年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另一方面优化居家环境。自2020年以来持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和信息平台,扩大覆盖范围。2024年,争取近40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100万元慈善资金,为1.8万户困难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二是强化社区依托。一方面扩大服务供给。自2020年起,连续6年将建设具备失能失智照护功能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列为市办实事任务,目前已建成1457处,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另一方面做好资源整合。选择31个镇街开展基层赋能养老服务试点,鼓励村(社区)两委领办助老食堂,利用省市慈善资金予以支持。积极争创省级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建立养老顾问制度,确保服务需求在社区得到及时响应。三是优化机构支撑。一方面做实专业照护。全市具备失能失智照护能力的医养结合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95%,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80%,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中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达90.7%。另一方面强化辐射延伸。充分发挥养老机构技术创新示范、服务技能培训、设备推广应用等作用,全市20家养老机构连锁运营了95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动专业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下沉。
政策支持分层化,解决“如何保障”问题
青岛市将失能失智老年人分为特困、经济困难和社会老年人三类,分层分类予以政策支持,提升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一是特困老年人愿养尽养。青岛市特困失能失智老年人供养标准最高达到每人每月3125元。全市共有集中供养特困失能失智老年人1833人、分散供养特困失能失智老年人1519人。二是低保老年人充分保障。在全省率先建立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制度,困难老年人按照低保标准的80%缴纳费用即可入住机构。选择居家养老的低保失能失智老年人可享受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补贴,最高补贴标准达每人每月1400元。三是社会老年人普惠可及。社会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可享受每人每月400元的补贴,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可享受5折优惠,农村70岁以上失能失智老年人还可再叠加享受6折优惠。失能失智老年人购买助餐服务时,除享受市区两级4元助餐补贴外,还可享受2-6元送餐补贴。
培育赋能精细化,解决“服务得好”问题
青岛市从“连锁运营”“医养结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为养老服务机构赋能,优化提升失能失智照护服务水平。一是连锁运营助力整体提质。正在制定《青岛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坚持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引导优质养老机构兼并整合、优化提升“小弱散”机构,鼓励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设置面向低收入老年人的公益性养老床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二是医养结合推动服务扩容。全市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均具备长护险定点单位资质。鼓励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毗邻建设或一体联建,发挥综合服务功能。依托“五星+”养老机构和优质医疗机构,打造集医疗、康复、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联体”,推进医养服务资源的有序转介衔接。2个区(市)入选省级“五床联动”试点,构建老年人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服务有序衔接的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壮大队伍提升服务水平。与青岛大学、青岛技师学院等院校合作,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定期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荣誉评选活动。全市养老护理员人数达到6197人,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护理人才队伍,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工作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