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当下,各地出现了“一站式康养”+“候鸟式旅居”服务方式,这种慢生活的旅游+养老的方式深受老年朋友的欢迎,银发经济正在拥抱春天,旅居养老市场迸发新活力。
随着春天旅游季的到来,安徽省芜湖市红杨镇桥乐居作为安徽省长三角康养基地,迎来了旅居养老的高峰期。芜湖市红杨镇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娟介绍:“我们发展“康养+”模式,以特色农业、精品民宿为主题,而且我们还有建设特色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基地,这些都是我们发展银发经济的项目。”
目前,我国旅居养老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2亿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党俊武表示,老年人的旅居需求正在向专业化、个性化和品质化方向发展,要进一步做好旅居康养服务,让银发族在旅居养老中收获更美的“诗和远方”。
党俊武表示,去年全国的旅游人次是56亿人次,其中四成以上是中老年人。特别是60后、70后逐步进入老年阶段,未来的康养旅游的市场会越来越大。重中之重是,相关部门切入康养旅游的痛点,在基础设施、服务项目、旅游路线方面落实做实。
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推动旅居养老目的地建设。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表示,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有效衔接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机制。(车丽 刘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