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报刊登“老物件征集”消息后,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杨玉增便拨打本报热线想要诉说他的怀旧物件及其背后的温情故事。
11月12日上午,记者如约来到92岁杨玉增家中,一进门就看到桌子上摆放着手绢、铅笔刀、笔记本和理发推子。“这几件看似寻常的物件,对我却意义非凡。我把它们背后故事分享给大家,勾起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1 手绢,承载着中朝深情厚谊
“1954年,我从朝鲜回国的时候,朝鲜人民送给我的这个手绢和衣领,我视若珍宝,一直保留到现在。”杨玉增告诉记者,他是1951年6月22日跨过鸭绿江参与抗美援朝的。据了解,杨玉增十三岁当兵,十五岁光荣入党,不仅参加过抗美援朝,还两度参加国庆节天安门大阅兵。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杨玉增说这两件礼物是当年他在准备回国之前房东送给他的,“一件是绣着花边的纱布手绢,一件是绣字的衣领,上面还清晰地刻着‘一九五四年’的字样。”杨玉增说,“70多年了,每次看到它们就会想起那段抗美援朝的岁月,它们是中朝两国人民深厚友情的明证。”
2 笔记本,镌刻时代足迹
“这本笔记本是我已故的妻子在唐山参加全国扫盲运动学习时,作为积极分子的奖励所得。”杨玉增介绍,“自此以后,我用它记录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感悟。”同时,这本笔记本承载了他对妻子的深深怀念。杨玉增一边翻阅着笔记本,一边告诉记者:“我有很多本笔记本,但这一本格外珍惜。特别的是,它的扉页上还印有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全文,我觉得这很有纪念意义。”
3 铅笔刀,铭记单位荣誉
“这把铅笔刀,功劳可不小,奖品虽然小,荣誉非常高。”这是杨玉增为铅笔刀编的一首顺口溜。
1958年,杨玉增在部队从事卫生工作,“当时我们驻地在即墨的一个高级社为老百姓看病,这期间我在那里创办了保健学习班,为老百姓普及基础卫生知识。”因其卓越表现,部队授予他三等功,“作为奖赏,我得到了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和一把小刀。笔记本和铅笔早已用尽,但小刀却一直随钥匙串保存至今。”杨玉增给记者展示着他的小刀,“这么多年了,也有人劝我更换一把新的,但它代表着我的一份荣誉。虽然重量轻,但在我心中却沉甸甸的。”杨先生感慨道。
4 理发推子,传承良好家风
在杨玉增家,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理发推子,“1961年所在部队驻地在农村,战友们想要理发不得不请假步行至五六里之外。”杨玉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赶集时我花了10元钱买了这把理发推子,开始为战友们义务理发。”他告诉记者,起初他并不擅长理发,“常常会夹到头发。后来便去理发店观察学习,熟能生巧,逐渐掌握了技巧。”杨玉增在工作之余便担任起义务理发师的角色,“1970年转业至纺织机械厂,继续为需要的同事提供理发服务,这一做便是五十多年。”他说,“这不仅是一把简单的理发推子,它更是我家的传家之宝,是良好家风的象征。我用它教育我的儿女,我的孙辈要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杨玉增说。 记者 臧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