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2:家书里的青岛
一声“绣儿”,见证50年父女深情
  张凡

  陈绣章(右二)与父亲陈育丞(右一)合影

  扫码观看精彩视频

  “绣儿,来信已收到,父亲非常想念你们……”陈育丞写给女儿陈绣章的每一封家信,都以“绣儿”开头,无论这位“绣儿”年方几何,在陈育丞的眼中,她永远是他最疼爱的宝贝女儿。

  如今,这对父女虽然都已作古,但他们留在世间的百余封书信,却被陈绣章的女儿张凡一直完好无损地保留着。

  “这些书信很有纪念意义,我也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书信里的故事,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体会亲情的温暖与力量。”73岁的张凡说,百余封手写的家书,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姥爷陈育丞与母亲陈绣章父女间深情厚谊的见证,也是家族历史的宝贵遗产。

  1 女儿远嫁,书信成思念桥梁

  定居北京的陈育丞一共生养了3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陈绣章作为陈育丞家中独女,自幼便备受宠爱。她聪明伶俐,性格温婉,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宝贝。

  随着年岁的增长,陈绣章与同龄女孩一样,要面对婚姻的抉择。“母亲16岁时,父亲家就来提亲了。当时父亲在青岛,爷爷和父亲一起到北京见姥爷。那时,两家都是从潍县出来的大户人家,彼此都很清楚相互的家世,所以无需再了解。”张凡回忆说,听母亲提起,当时父亲虽过着锦衣玉食、被围宠的少爷生活,却天资聪颖、善良正直,又长得一表人才,所以姥爷姥姥从心里认可这门亲事。

  虽然亲事应下了,但陈育丞一直不舍得出嫁自己的女儿。直到1936年,在男方的一再催促下,17岁的陈绣章才带着父亲陈育丞准备的丰厚嫁妆,来到了青岛。

  婚后,陈绣章与丈夫过着优渥幸福的生活。远离家乡的陈绣章,心中始终挂念着远方的父母。于是,书信成了他们之间传递情感与思念的唯一桥梁。

  “绣儿,来信已收到,父亲非常想念你……”无论工作多么忙碌,陈育丞总是坚持给女儿回信,每一封都以“绣儿”开头,这个亲昵的称呼,承载了他对女儿无尽的思念与疼爱。

  2 八年未见,重逢泪眼婆娑

  好景不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战乱让这对父女的通信变得异常艰难。陈绣章随家人辗转淄博躲避战火,等到他们回到青岛时,房子早已被日军洗劫一空,而陈育丞因工作调动远赴江西。

  那段日子,通信几乎中断,陈绣章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陈育丞虽心系女儿,却也无力直接相助,只能通过偶尔传来的书信,给予精神上的慰藉。

  直到八年后,陈育丞调回北京,父女俩才再次相见。“听说姥爷回北京了,母亲高兴得连夜赶到北京看望姥姥姥爷。”时隔8年,陈绣章再次踏入家门,一眼便望见了久别的父亲。她连忙放下手中的行李,径直走到父亲怀中,泪眼婆娑。

  此时的陈绣章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但在陈育丞眼中,她依然是那个需要呵护的“绣儿”。

  此后,父女俩的通信更加频繁。他们保持着每月两三封书信的往来,分享着各自的喜怒哀乐。

  3 书信传情,温暖关怀备至

  陈育丞的关怀不仅限于自己的子女,更延伸至孙辈。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与每一个晚辈都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细致入微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在我们姊妹8人中,我给姥爷写的信最多。”陈绣章的女儿张凡说,在她的印象中,住在北京的姥爷家,就像一个源源不断为他们供给能量的仓库。“当时我父亲在一所学校教书,工资收入不高,养活我们8个孩子确实有困难。那会儿姥爷在北京文史研究馆工作,得知家里的情况后,每个月主动从他的工资里,拿出二三十块钱邮寄给我们。”张凡说,除了现钱,姥爷还经常给他们邮寄包裹,吃穿用度,样样都有。陈育丞就这样一直牵挂、帮扶着远在青岛的女儿,竭尽所能。

  直到现在,张凡还一直记得那位邮递员的模样,“中等个头,胖胖的,年龄大概在四五十岁,骑着自行车,在大院门口高声喊着:‘张益聪,拿图章!’”一听到邮递员喊父亲的名字,张凡就高兴得往外跑,“我知道一定是姥爷又给我们‘送温暖’了。”张凡说,在大院里拆收姥爷的书信和包裹,是她童年最幸福的记忆。

  4 一声“绣儿”,叫了四十年

  1977年,陈育丞突发脑梗去世,这段跨越数十年的书信往来戛然而止。

  2020年,陈绣章以102岁高龄离世。弥留之际,她将自己一直珍藏着的、与父亲之间的通信,交到了女儿张凡手中。

  “多少年过去了,每次打开书信,看到那一声声亲切的“绣儿”,总能感受到姥爷对自己女儿那种深深的怜爱。”在张凡居住的德式老宅中,3楼上有一间小阁楼,这里是她的“秘密基地”,也是她的情感避风港。“姥爷和母亲的书信、父亲的书信,还有哥哥姐姐写给我的信,大概有上千封,我都保留着。”张凡随手拿过一封信件说,这里的每一封都承载着无数温暖的记忆,“我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书信里的故事,也愿意将其中一封家书捐赠给档案馆,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体会亲情的温暖与力量。”

  记者 尚美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家书里的青岛
   第A03版:关注
   第A04版:讲述
   第A05版:婚恋
   第A06版:延年益寿
   第A07版:文史
   第A08版:时事坊
一声“绣儿”,见证50年父女深情
家信摘登
今起征集“时光印记”——老物件
短视频基础剪辑技巧公益课开播!
老年生活报家书里的青岛A02一声“绣儿”,见证50年父女深情 2024-09-13 2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