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5: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盐碱地早水稻开镰、软枣猕猴桃成熟…… 即墨田间地头处处 洋溢丰收的喜悦
金秋好“丰”景
盐碱地早水稻开镰、软枣猕猴桃成熟…… 即墨田间地头处处 洋溢丰收的喜悦
  灵山街道农民在采摘韭花。

游客采摘软枣猕猴桃。

  蓝村街道早水稻开镰收割。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剪辑 记者 刘世璇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田野金黄。200多亩盐碱地早水稻开镰收割、一串串成熟的软枣猕猴桃挂满枝头,成片的韭菜花景色壮美……丰收的画卷铺满即墨区的田间地头。

  亩产量1000余斤!200多亩早水稻开镰

  记者日前从即墨区蓝村街道了解到,200多亩盐碱地“蓝村大米”早水稻开镰收割。随着早熟稻花香、长粒香早熟水稻开收,也标志着今年的蓝村水稻进入成熟丰收季。今年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亩产量1000余斤。水稻第一波将收割200余亩,大面积收割将在10月份进行。

  据介绍,蓝村大米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地的特产。由于蓝村土质为碱性黑土地,加上日照充足,产出的大米口感上佳,曾一度畅销胶东半岛。20世纪80年代,由于水源短缺等问题,蓝村大米逐渐退出市场。2010年,蓝村街道农民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专业合作社,蓝村大米得以重出江湖,目前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并且种植范围在不断扩大,成为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产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奔走,将一垄垄沉甸甸的稻穗尽收囊中,收回的稻子直接运到合作社稻米加工厂,经过晾晒、脱壳等工序后将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当地的青香水稻合作社负责人孙海祥介绍,合作社种植稻米品种主要为稻花香、长粒香、圣稻和香贡四种,产量和去年不相上下,再次迎来大丰收。合作社已经辐射带动即墨、胶州等地农户种植水稻1000多亩。

  即墨区蓝村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赵彩秀表示,“近年来,我们将蓝村大米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动品牌创建延伸价值链,擦亮‘蓝村大米’金字招牌,在壮大蓝村特色粮食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蓝村大米成了乡村振兴致富产业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业研学的基地。在收割现场,青岛格兰德小学的130余名师生来到稻田,动手体验收割的乐趣,现场还有扎稻草人教学、农业知识科普等,师生们其乐融融,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丰收的喜悦。

  每亩收入3万元!千亩韭菜田绽放“雪花海”

  韭菜是再寻常不过的蔬菜了,但是成片的韭花却难得一见。近日,即墨区灵山街道李前庄村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千亩无公害韭菜迎来盛花期,景色壮美。昨天,记者走进位于灵山街道李前庄村的韭菜基地,白色的“海洋”呈现在眼帘,盛开的韭花蔓延开来,宛若一幅美丽的画卷。近年来,该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韭菜种植,每亩收入3万元,是当地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

  “现在正好是韭菜花盛开的季节。近年来,我们深挖韭菜的二产加工,从韭花蜜到韭花酱、韭种酱、韭种茶、韭种酒等,都很成功,已经批量上市。”李前庄村党支部书记、灵山韭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成奎介绍,近年来,他们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韭菜种植。“这几年,合作社找准发展道路,专业种植韭菜,平均每亩利润可达3万元。”刘成奎告诉记者。李前庄村韭菜基地采取“一年两茬菜一季籽”的种植销售模式,保障村民一年四季可收获。每年在韭菜除草、收割、捆绑,韭花采摘,韭菜籽翻晒等农忙时节,还能为周边村庄提供200多人的就业岗位。李前庄村村民赵立忠常年在韭菜种植基地打工,平均每天收入130元,“自从村里种上了韭菜,我们每年到韭菜种植基地里打工,在家门口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人,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现如今在灵山街道,韭菜种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小小韭花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花”。

  亩产值最高4万元!百亩软枣猕猴桃成熟

  昨天,记者走进即墨区金口镇百亩软枣猕猴桃采摘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串成熟的软枣猕猴桃挂满了枝头,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果香。在碧绿的叶片间,一颗颗如绿玛瑙般的果实点缀其中,令人垂涎欲滴。农户们正弯着腰穿梭于棚架间,采摘成熟的软枣猕猴桃。

  今年51岁的采摘园负责人许峰告诉记者,他们夫妇于2000年开始种植软枣猕猴桃,经过科学栽培、合理管护,闯出了一条“有机生态、立体栽培、共同致富、规模发展”的增收之路。如今,采摘园的软枣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100多亩,还在不断扩大中。

  “软枣猕猴桃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外表无毛多汁,不用剥皮,洗净就能吃。”许峰告诉记者,这种不用剥皮的“迷你”猕猴桃深受顾客喜爱,也为当地村民打开了一条绿色“致富路”。时下,软枣猕猴桃进入采摘期,订单和游客纷至沓来,每亩收入最高可达4万元。“这里的软枣猕猴桃口感松软,皮薄、肉厚、汁多,每年我都会带着孩子来这里体现一番采摘的快乐。”正在院内采摘的游客李柚霞说。

  近年来,即墨区金口镇因地制宜发展软枣猕猴桃种植产业,特色猕猴桃结成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果”,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之一。该镇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通讯员 孙斐格 张涛 亚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政青岛
   第A04版:加快城市更新建设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第A05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06版:我们的节日中秋
   第A07版:身边事
   第A08版:身边事
   第A09版:都市圈
   第A10版:一线探访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星光岛
   第A13版:五月风
   第A14版:地产
   第A15版:业界
   第A16版:天下
金秋好“丰”景
青岛早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A05金秋好“丰”景 2024-09-19 2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