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青岛,欧人区最南边,青岛湾畔的这条路,地位显赫,美丽无比,自然要献给皇帝,被命名为威廉皇帝海岸。这是今天的太平路。
与威廉皇帝海岸平行的第二条路,也是欧人区的一条重要马路。商行、邮政局、电话电报大楼等欧式建筑并肩于道路两旁,异常别致,那这条路就献给皇帝的弟弟,命名为海因里希亲王街。这是今天的广西路。
与海岸平行的第三条道路,取名伊伦娜街。这是今天的湖南路。“伊伦娜”是欧洲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英语、德语、法语中的发音相差不大,意为“和平女神”。故而,当时也有人将这条街称为女神街。
女神街应当是有所指向的。后来的研究者和史学家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伊伦娜”还是欧洲女孩子常用的名字。资料显示,海因里希亲王的夫人就叫伊伦娜。也就是说,这条大街是献给亲王夫人伊伦娜王妃的。这当然不是僭越,毕竟,海因里希亲王与伊伦娜王妃只是在威廉二世身后平行而立。
至于威廉二世的夫人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皇后,已经与德皇“携手相牵”了。自南海路至大学路那片最适合做浴场和公园的漂亮海岸,被命名为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海岸。威廉皇帝海岸与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海岸在今大学路相连,德皇夫妇牵手拥抱着青岛沿海一线,将他们的名字留在了青岛最美丽的海岸线上。与海岸平行的第四条道路,被命名为皇储街。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表述,许多人叫它太子街。这就是今天的湖北路。
青岛市区中心与海岸平行的最重要的四条横向东西大街,就这样被德国皇室瓜分了。纵向的南北大道则多是以普鲁士和德意志等国的著名政治人物命名。中山路叫弗里德里希街,是普鲁士国王的名字。浙江路叫柳特波德街,是一位巴伐利亚摄政王的名字。安徽路叫阿尔贝特街,是一位德意志亲王的名字。江苏路则是以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之名命名,叫俾斯麦街。
大学路早有路名。总兵衙门设立之后,衙门东侧开辟了一条通往北坡东大营的土路,被百姓们称为东关街。德国人遂以东关街命名之。
现时的功臣们被命名在了胶澳总督府的周围,以表彰他们在夺取胶州湾这片海外殖民地时做出的巨大而突出的贡献,同时意在让他们继续为德意志的国家利益不懈奋斗。总督府的东侧是迪特里希街(今沂水路),无疑,迪特里希长途奔袭,强行登陆,为占领胶州湾立下了头功。总督府的西侧是霍恩洛厄路(今德县路),这是深得威廉二世信任的时任德国首相之名。总督府门前那条笔直的道路虽然不长,却醒目而重要,取名为威廉街(今青岛路),这是奖励制定了殖民地土地政策的单威廉。单威廉制定的《置买田地章程》规范了土地征收、拍卖、建设、回购、增值收益等条款,是土地政策领域开创性的文件。总督府东侧斜路是比洛街(今日照路),这是德国外相的名号。西侧斜路是提尔皮茨街(今莒县路),这是海军部部长的大名。霍芬街斜横在霍恩洛厄路和阿尔贝特街之间,以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姓氏命名,让这个独自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冒险家,在青岛的土地上烙下一丝痕迹,这是今天的明水路。至于在秘密勘察胶州湾时立下汗马功劳的筑港工程师弗朗鸠斯,以其职业特点,将他命名在了华人区与码头区的连接线上,这是今天的莱州路。
如此看来,那时的青岛,似乎成了德国的海外“名人堂”。
以德国城市命名的道路,散落在欧人区的西部,如汉堡街(今河南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不来梅街(今肥城路)、慕尼黑街(今蒙阴路)、但泽街(今泗水路)、吕贝克街(今新泰路)、基尔街(今泰安路)……
节选自《青岛文化地图》
青岛市民政局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