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是时间的繁花编者按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0版 人文青岛
·台东是时间的繁花
·编者按
2022年06月11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0 人文青岛 2022.06.11 星期六

台东是时间的繁花
■崔燕
    过去很多年里,青岛市区有两个像繁花般盛开在人们心里的摩登地界。一个是中山路,一个就是台东。
    台东没有泛青岛意义的欧韵气质建筑,也没有文艺化的小清新地标打卡地。但无论风水如何流转,在青岛的时尚版图上,台东始终稳坐青岛“土造”时尚的头把交椅,更是小摊位的聚集地。
上世纪30年代东镇商业逐渐兴起
    作家王统照曾在《青岛素描》这样描述上世纪30年代的台东:东镇,在以前是与市区隔着一条荒凉的马路,两旁还是野田。这两年那条路却成了日本居留民的中心地带。由日本神社的下面往东走,好长的一条辽宁路,两旁的生意至少有一半是挂着日文的招牌。这是公共汽车与各处长途汽车向市外走的要道。东镇原是一个小小的村庄,现在成了工人、小贩的居住区。自然,马路、电话、汽车哪样都有,可是旧式的黑板门,小店铺的陈设,冷摊的叫卖声,仿佛到了中国较大的乡村一样。这里很少摩登的式样,有不少的短衣破鞋的男子与乱拢着髻子仍然穿着旧式衣裤的女人,小孩子光着屁股在街上打架,拾蚌螺的贫女提着柳条筐子从海边归来。矮矮的瓦下,门口便是土灶,有的还有些豆梗、高粱秸,似是预备做燃料用的。
    王统照的文字与1933年 《青岛指南》中的台东,有着不谋而合的场景:商业市场,为商人杨圣训等募集股本所创设,完全为商办市场。内部组织,除蔬菜摊贩、鱼肉市场、洋杂货铺等,并设有小戏园、落子馆、说书场等,以供一般平民工余娱乐之需。
    与这个商业市场同时兴起的是“德源泰百货店和福兴祥百货店”,上世纪60年代中期更名为“利群百货商店”,这也是现在青岛本土商业利群集团的前身。从台东起家的利群,历经近百年的风水流转,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很有意义的商界传奇。利群从一个只有几间小平房的小商店发展成为商业航母,其实就是繁华台东最贴切的剪影。
乐趣与鲜活来自台东夜市
    台东就像是一个迷人的妖精,青岛人对这里的痴迷很难用一种精准的语言叙述。如果非要给这里找到一种气味,或许就是大众化的地气。事实上,多少年来,不管青岛市的商圈如何开枝散叶,台东永远都被川流不息的热气腾腾所充溢。尤其在网上购物杀气腾腾而来之时,台东的实体商业和一直“繁花”着的火热人气与之贴身肉搏,打个平手,也算商界的新传奇一种。
    台东最生动的算是一个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夜市地摊,琳琅满目得就像从虚拟到现实的购物网站。这种在体验式消费的乐趣与鲜活,是网络世界无法提供的快意。
    相比实体购物,网购之于消费者的吸引,便捷与优惠是两大引子。当网购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后,精明的人们发现,网上的价格慢慢失去了原来的优势,反倒是夜市地摊或者实体店的价格在回归理性后,性价比更高。台东在历经这样的波澜之后,一度小小的失落,很快又回复到与消费者的蜜月期里。
时尚打卡地更有接地气美食
    很多人以为台东地摊是大姨和大姨夫们的购物主流地,实际上,这些地界更多是本土年轻人朝拜时尚的圣地。他们去台东,不完全是为购物,还为了观摩、斗艳,或者是表达自己的“不服气”。本质上,其实是互相看一眼、学一学、评头论足,给自己的摩登增砖添瓦。可以这样讲,这里是青岛通俗意义上的时尚先导,这种自觉追求与众不同、追求新潮的风格以及向别人学习完善自我形象的精神,已多少是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
    其实,一直支持台东人气与商气的核心力量是五花八门的夜市小吃和馆子。为什么叫饭馆呢,因为台东的饭店很少门头华丽、容量阔大,多是个性化为主流的小饭店儿。以前,这些饭馆是购物的附属——逛街累了,去饭馆吃点喝点歇歇。现在呢,则是为了去台东吃点想得头疼的特色,吃喝得心满意足后,去逛街消化食儿。别看只是花花绿绿的小馆子,却牛到根本不愿意与网上送餐服务合作。要想吃,只有堂食。
时尚与通俗源于商气和人气
    在历史的长街上,台东在青岛始终就是喧嚣、繁华的代名词和招财进宝、寸土寸金的商业福地。台东,每天都有花式的狂欢盛宴上演。熙攘的消费者中既有朴素的中年妇女,也有全身写满顶尖时尚元素的摩登女孩。台东是世俗的,台东更是通俗的,这种各色人等通吃的花红柳绿,来源于厚重的商气和人气。人气与商气混合成一种有趣的、平民化的氤氲,使得喧嚣的台东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艺术行为实验现场。
    台东的人多,路不是走的,而是挤的。人气的旺盛与消费的上扬,始终呈正比体现。如此良性往复,让台东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网红小确幸,始终“台东”,始终爆款。有人感慨,开车逛台东,找个停车位简直比找对象还难。司机们窝在各自的私家车里等待,与空气里弥散着的烧烤、炸串、散啤、羊肉汤、臭豆腐味儿一道,共享着台东的味道。公共交通出行的人对此种情形表示很满意,欢快地坐上鱼贯入站的敞亮大巴扬长而去。
    台东的拥堵,完全不是交通规制上的简陋抑或不合时宜。反倒是这里的公共交通,更像一个地处高地的巨大蓄水池,向城市的四面八方均匀地输送着支流,也让人们沿着支流回溯到台东。甚至,我国最早的近代化公路,就从台东起始。这条名为台柳路的道路,1907年通车,自台东镇至崂山南九水的柳树台,途经东李、郑庄、汉河等村庄,全程三十公里。台柳路历经一个多世纪,至今依旧快乐地畅通着。这条路就像台东一样,在时间的流转轮回中,繁花着、繁华着。
本版图片均为逄淑才收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