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与“卅载定居地”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0版 人文青岛
·王统照与“卅载定居地”
2022年03月05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0 人文青岛 2022.03.05 星期六

王统照与“卅载定居地”
薛原
    走在市南的老街上,会时常撞见一些老房子或院落墙上挂着现代文化名人故居的铭牌,譬如:杨振声故居、梁实秋故居、老舍故居……观海二路49号是王统照故居,小院墙上也挂着这样一个铭牌。但王统照故居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老舍、沈从文等人的不同,他们之于青岛,只是客居,尤其萧红萧军更是匆匆的过客,而王统照与他们相比,可以说是青岛的一位本土作家。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山东诸城人。现代作家、诗人,是新文学运动最早的新诗诗人、小说作家之一。1927年定居青岛,曾任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前身)、铁路中学国文教师和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王统照蛰居上海,1945年重返青岛,新中国成立后去济南,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
出身书香门第创作第一批白话小说
    王统照的祖父是商人,早在20世纪初,青岛开埠不久,就用比较低的价格在青岛的大连路、上海路一带买了几处产业。1923年前后,王统照接手家业,便将这些产业出售,又在青岛观海山西面坡地也就是现在的观海二路,买下这个依山而建的小楼和院落。1926年7月,王统照母亲病逝,王统照举家迁往青岛,从此在这里定居。
    王统照生于1897年,他的家族是山东诸城的书香门第。他七岁时父亲病逝,由寡母带大。王统照的母亲出生于翰林之家,在孩子的成长上,更是不惜成本。王统照15岁时,已读了许多经史子集著作,以及一些古文诗词,而且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产生了浓厚兴趣,课余陆续读完了《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石头记》《水浒》等文学书籍。王统照回忆说,小时候夏夜的星星与冬晚的灯下,他喜欢挤在家中老仆中间,听她们讲怪异故事,一边听,一边把头用被子蒙起来,虽然心惊肉跳,但总是兴味不减。识字之后,就开始自己去读……
    1913年,王统照考入后来的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在济南,他开始接触《小说月报》《新青年》等杂志,曾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写出了一部旧体长篇小说《剑花痕》。1917年,他完成第一篇白话小说《纪念》,完成的时间比鲁迅的《狂人日记》还要早,但发表则晚于《狂人日记》三个月,属于中国新文学第一批白话小说。
    1918年夏,王统照到北京考取了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兼任中法大学讲师。在这时期,结识了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最终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在1922年出版了王统照的长篇小说《一叶》,在1924年出版了他的小说集《春雨之夜》,1925年又出版了他的诗集《童心》。
    《青岛素描》关注底层苦难和现实生活
    1927年3月,王统照离开了北京,回到青岛定居。王统照为什么回到青岛,说法不一,他本人说是因为“风雨秋寒,飞涛夜惊,弱妹相倚,稚子跳踉,那时真是奋飞不能,无力量生活下去的深感”……以回到青岛的1927年为界,王统照的创作开始发生了转变:从之前追求爱与美转向关注现实与底层尤其是底层的苦难。他的目光更多关注到青岛的现实生活,创作的作品多以青岛为背景。即便是写青岛,也显示与其他客居青岛的作家不同,譬如他的散文《青岛素描》,就不仅仅局限于描摹风景:
    青岛的建设事业如其说是凭了德国人的头脑,还不如说是胶东穷民的血汗。自然,一般人都颂扬德国人的魄力。然而我看到这几十年前的海滨渔场,现在居然变为四十多万人口的中等都市,这期间的辛苦经营,除掉西方的机器文化以外,我们能忍心把中国一般苦工的力量全个抛去?欧战之后,乖巧的日本人承袭了德国人强占的军港,于是太阳旗子,木屐的响声,到处都是;于是又一番的辟路,盖屋;又一番的指挥,压迫。无量的日本货物随着他们的足迹踏遍山东的全境。而一般在这个地方辗转求生的中国人,只好把以前学会的德语抛却,从新学得日本言语,文字,再来做一次的奴隶。
    再如,1927年9月17日下午2时许,日本人经营的木质客轮“现德丸”号自青岛红石崖行至青岛胶州湾小港外十余海里处因严重超员沉没,致245人溺亡。该轮核定乘员150人,因日本船主贪利,实载400余人。乘员多为来青岛换船赴大连闯关东的鲁西灾民。王统照根据这一悲剧事件创作了小说《沉船》。
    回青岛后,王统照主要在中学教书,与当时在国立青岛大学即后来的国立山东大学任教的杨振声、闻一多、老舍等人来往密切,一些外地的文人朋友来青岛也会到他的家里来做客。例如他在《悼朱佩弦先生》一文里曾回忆说:在杨振声当青岛大学校长时,有一年的八月上旬,朱自清一人由北京赴上海,乘船经过青岛时下船住了两天,并由杨振声陪同来到王家,又一起去了汇泉湾,沿着海滨沙滩漫步,朱自清头一次看到这样涛明波软的浴场,十分欢欣……
    从王统照的一些文章里也能看到他当时在青岛的家庭生活情景,例如他在1947年2月写于青岛的 《追忆老舍与闻一多》一文里说,有一年过旧岁,王统照家依照惯例做了几样家常点心以备新年中自家品尝和赠予亲戚朋友。当时,老舍一家也在青岛,除夕那天,王统照让人给老舍家送去由夫人做的净豆沙加糖的长圆形蒸面卷,还有一种一端包枣泥一端包油酥的对折面卷。这都是王家若干代传下来的饮食做法……
    教书和写作之余,王统照还热心扶持文学新人,譬如资助臧克家出版诗集《烙印》,帮助吴伯箫出版散文集《羽书集》等。再就是热心组织青岛的文学活动,譬如在1929年9月组织创办了《青潮》月刊,尽管只出版了两期,但这是青岛新文学史上第一份文学刊物。
    在青岛期间创作之外组织文学活动
    在青岛定居期间,王统照写出了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就是长篇小说《山雨》——小说描写的是当时北方乡村里的人物和命运,在1933年由上海的开明书店出版。创作之外,王统照对青岛最大的文化贡献是组织文学活动,例如在1935年7月,王统照与老舍、洪深、臧克家、吴伯箫、刘西蒙、杜宇、李同瑜、王亚平、孟超、王余祀、赵少侯等人一起在《青岛民报》的副刊上创办了一个同人专刊《避暑录话》,每周一期,共出版了10期,刊载了76篇文章,持续了两个半月……那些年他与上海文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1936年7月,他出任《文学》月刊主编,还与鲁迅、茅盾、巴金等二十一人共同发表 《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还出版了长篇小说《春花》……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王统照全家到上海避难。黄裳在《王剑三》一文里说,王统照是《文学》月刊的最后一任编辑,抗战爆发,杂志停刊,他就留在上海,任职于开明书店的编辑部。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王统照一家重返青岛观海二路49号。归来后的王统照,先后任青岛《民言报》副刊主编、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
    1947年,黄裳写信给王统照请他写幅字,得到了王统照的一页手迹,写的是一首七律《北归前赠江南友人》,起首两句:“蹉跎十载负江南,双鬓徒赢雪色添。 ”结尾两句:“敢向人天存怨想,尚拟努力补年华。 ”这些诗句里反映了当年王统照的心境和抱负。
最后定居济南对青岛旧居念念不忘
    1949年以后,王统照离开山东大学,到济南担任了山东省文化局局长,还是省文联主席。但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也很少写作。
    1957年10月,王统照病中自费印行了一本旧体诗集,收录旧体诗102首。 1957年11月29日,王统照病逝于济南。
    尽管王统照最后的定居地是济南,但对青岛这处生活了三十余年的旧居,一直念念不忘。譬如:1953年,原山东省副省长李澄之来青岛到王统照旧居造访,以旧居为背景拍了张照片,寄给在济南的王统照。王统照特地加印一幅,放大题诗,寄给远在北京的儿子:卅载定居地,秋晖共依栏。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诗中所写的“双榆”,是王统照夫人于1936年在院子里栽种的两棵榆树。
    2019年初秋时节,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分享了一个关于老山东大学的教授们的帖子,其中也涉及王统照,很快有了回音——是王统照在青岛的后辈写的一首诗:
    携友观海意气豪,家国情怀写素描。
    心无点尘随意适,腹有珠玑品自高。
    山海吞吐丈夫志,儿女情长逸士操。
    避暑录话申大义,山雨欲来引青潮!
    诗后还有题解:“看到此文中提及舅爷爷王统照先生,谨以小诗纪念。他老人家的故居在青岛观海二路,《青岛素描》《山雨》……是他在这里写的文章和小说,《避暑录话》《青潮》是他在青岛组织创办的。 ”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