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上空那动人的“巴拉莱卡”琴声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0版 人文青岛
·青岛上空那动人的“巴拉莱卡”琴声
2021年12月25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0 人文青岛 2021.12.25 星期六

青岛上空那动人的“巴拉莱卡”琴声
记青岛的俄国老侨民与音乐
鲁继勇
    美好的节日,总要有音乐相伴。 “巴拉莱卡”是俄罗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乐器的音译,这是一种弹拨乐器,因其琴呈三角形,也叫三角琴。在很多俄罗斯风格的乐曲中,都可以听到那欢快的蹦跳的巴拉莱卡琴的音符。
    近代,青岛人最早见到西洋乐器的演奏,是在德占时期。在此期间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德华大学)的中国学生中已有开始学习小提琴的,但能演奏的极少。西洋音乐能在青岛生根发芽,则是与当年生活在青岛的俄国侨民分不开的。
西洋音乐落地生根
    这些来到青岛的俄侨在青岛工作、生活,有的从事贸易、有的开办企业、还有一些利用自身的特长组织乐团、开办音乐学校、教授声乐和西洋乐器。
    俄罗斯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名家辈出。当年的青岛,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有许多的舞厅、酒吧、咖啡馆。舞厅的乐队,除了少数来自菲律宾,乐师为菲律宾人、中国人之外,大多数为白俄(白俄是对当年流亡国外的俄国侨民的称呼)乐队和白俄乐师。如肥城路(原22号,旧址今为“百盛”北门)上的花园饭店是老青岛的一家著名的带有舞厅的西餐店,经理是俄国人,舞厅乐队乐手也是俄国人。另外如月宫、巴拉斯、吉甫桃浦、芬大吉亚、黑猫等舞厅的乐队主要由俄国乐手 (或者称为白俄乐手)组成。
    朱自清曾在文章里说,青岛不仅白天美,夜间也很美,她的夜晚有很多舞厅。当时很多人甚至专门来青岛跳舞,那时最出名的舞厅是冠县路的却尔斯登舞厅,这里有弹簧地板。有人认为这里可以和上海百乐门媲美。上个世纪30年代时,上海青年来青岛,中午在汇泉海水浴场游泳,傍晚在青岛咖啡饭店吃西餐,晚上到却尔斯登跳舞,这就是朱自清的青岛——不仅白天很美,夜间也很美。
    那时青岛主要的舞厅有却尔斯登 (原冠县路23号)、巴拉斯(原冠县路61号)、吉普桃浦(原冠县路36号)、明星(原沧口路61号)、芬大即亚(原冠县路66号)、黑猫(原冠县路中市)、普林司(原临清路29号)、联合大饭店(原汇泉路2号)、大青岛饭店(原冠县路51号)、第一大饭店(原广西路54号)……
    跳舞场的数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根据1939年青岛的资料记载,当时登记的跳舞场有四家,其中前两家均是俄罗斯人开办的,一家叫米德耐体跳舞场,位于冠县路50号,经理叫啊娜哈克活去;另一家叫吉司迈特跳舞场,经理是西五舍瓦,位于冠县路66号。
    当年的青岛除了有专业舞厅以外,还有一些可供跳舞的饭店,这其中著名的有曲阜路上的花园饭店、汇泉路上的青岛咖啡饭店分店等。这些饭店既可以用餐,中央的场地也可以跳舞,跳舞者一般自带舞伴或现场临时约请舞伴。
青岛有了爵士乐队
    另外,像青岛俱乐部、德国俱乐部等俱乐部中也经常组织舞蹈活动,还有上层家庭也经常在家开派对。因此,需要大量的爵士乐队。
    位于汇泉的青岛咖啡饭店分店里是俄国爵士乐队,而却尔斯登舞厅则是菲律宾乐队,当年在青岛几十支爵士乐团中,中国人的乐队寥寥无几。
    叶儿莫尔爵士乐队,是目前能知晓的青岛第一家爵士乐队,使青岛人认识了爵士乐,也接受了爵士乐,虽然乐队以在青岛生活工作的西方人士为主要受众,但中国的白领阶层也逐渐喜欢上了爵士乐。
    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青岛的还有著名的伦德斯特列穆 (亦译作伦斯特列姆、龙德斯特列穆)乐队,当时的报纸称之为 “远东爵士乐之王”。 1937年起到1940年,伦德斯特列穆每年夏天都带领他的乐队来到青岛演出、避暑,美丽的海滨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同一时期,居住于汇泉路14号的俄侨法法洛夫创办了一个乐队,名叫“亚洲之光乐团”,人数不多,以轻音乐、爵士乐为主。
    2009年,法法洛夫的孙女法法洛娃与时任俄罗斯驻上海总领馆总领事夫人沙龙诺娃·维克多利亚女士等一行来青岛寻找其祖父及其他俄罗斯侨民在青岛的生活痕迹,我陪她们一起去看了很多当年俄罗斯侨民生活过的旧址。
    法法洛娃的祖母跟她讲过,当时祖父在离家不远的青岛咖啡饭店在汇泉浴场上的分店演出,因为那里档次高、环境好、挣得也多,可惜那里到了冬天不营业。再就是在青岛咖啡饭店总店马路对面的还有一家俄罗斯菜馆,那家的老板人不错,演出结束后除了结算工钱,还会送一些店里自己烤制的小糕点之类。根据法法洛娃的描述,我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她祖母说的那家消费水平比青岛咖啡饭店低一点,在马路对面的俄罗斯菜馆,应该是当年的花园饭店。
    抗日战争开始,法法洛娃的祖父不愿去给日本人演奏,在码头寻了一份巡更的工作,勉强维持生活。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作为巡更的祖父在工作时被打伤,医治无效去世了。上世纪50年代,祖母带着她的父亲等家人迁到了美国,定居下来。祖母常给她看在青岛拍的照片、讲当年和祖父在青岛的生活,遗憾的是未能再次回到青岛看看。
俄侨也以教授音乐为生
    在青岛的很多俄侨也以教授音乐、声乐为生,如住在栖霞路2号的拉里萨·尤里耶娃,就在自己家里教授钢琴;其余的还教小提琴、小号、萨克斯……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青岛的“琴童”很多,有的长大以后进入了音乐学院,有的以此陶冶情操。
    俄国人阿列克桑德勒·瓦西里耶维奇·玛勒可夫在自己的家中开设了一座音乐学校。据曾经在青岛生活过的可塞妮娅婶婶回忆,这座音乐学校开在今莱阳路51号,当时教授音乐的俄罗斯侨民有不少,但是这是旧青岛唯一的一座由俄罗斯侨民开办的音乐学校。这所学校为青岛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有外国青少年,也有中国青少年。
    青岛是音乐之岛,很多著名的音乐大家或生于青岛,或在青岛生活过、学习过。
    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谭抒真,生长在青岛的一个医生之家,9岁学习拉二胡,14岁时跟小提琴家霍洛舍夫斯基学习小提琴。霍洛舍夫斯基住在金口一路,是一位教学严谨的小提琴家。王玫,1903年时是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音乐教师,在谭抒真的介绍下,他们一起参加了青岛(业余)交响乐团,同为小提琴手。青岛(业余)交响乐团的指挥是俄国人宾林斯基,有着较高的指挥水平。王玫回忆,交响乐团的人数不多,不到四十人,大部分是俄国人。
    青岛(业余)交响乐团不以赢利为目的,夏天会在第一海水浴场的音乐台演奏,春天会在中山公园的大草坪上演出。有很多的老青岛人记忆犹新。有人写道:“春风微拂的夜晚,中山公园的一株大法国梧桐树下,乐团演奏着贝多芬、海顿……浮云掩月,万籁俱静,曲如流水,我们沉醉了! ”
    我国著名的钢琴家刘诗昆幼年时也曾在青岛生活过,师从俄罗斯老师学习钢琴,后来又去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校深造,并获得1958年在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亚军等国际大奖。
他们的音乐影响深远
    我认识的很多在青岛生活过的俄罗斯老侨民的生活轨迹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出生在中国,生活在青岛或是其他城市,很多人上世纪50年代才离开。
    雅科夫·阿龙诺维奇·阿甫夏洛穆夫是美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获得过古登海姆奖。雅科夫是俄裔美国人,1919年3月28日在青岛出生,他在管弦乐方面留下了很多重要的作品,比如为纪念俄勒冈州100周年所做的交响乐《俄勒冈》。
    国内对雅科夫的介绍不多,不过雅科夫的父亲在中国音乐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雅科夫的父亲是阿龙·阿甫夏洛穆夫·阿夏洛维奇,还有个中国名字叫夏亚夫。
    阿龙·阿甫夏洛穆夫1894年11月11日出生在中俄边境的俄尼克拉耶夫斯克 (中国人俗称——庙街),他们家是俄籍犹太人,家里是开渔行的。庙街是当地的一个华人聚居地,阿龙从小就非常喜欢京剧和中国民乐,以致着迷。大学时,阿龙进入到苏黎世音乐学院学习,在这期间,他对中国音乐文化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917年,沙俄动荡,阿龙途径中国满洲里去了美国,然而,阿龙并不喜欢当时在美国的生活,于是,他们一家人在1918年搬到了青岛。 1919年,阿龙的大儿子雅各布·阿甫夏洛穆夫在青岛出生了。 1925年,阿龙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观音”,这是一部中国题材的歌剧,于1925年4月24日在北平首演。
    1929年阿龙一家搬到上海生活,在那里他担任市政图书馆的首席图书管理员,并担任上海交响乐团的指挥。因为对中国音乐的喜爱,他结识了和任光、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等人。
    有资料记载“1935年5月24日,《风云儿女》在新光大戏院隆重首映,影片广告上有一行字格外醒目:“片中王人美唱《铁蹄下的歌女》暨电通歌唱队合唱之《义勇军进行曲》,已由百代公司灌成唱片出售。 ”在现在还能看到的这张编号为34848的唱片上,赫然写着:“《义勇军进行曲》,袁牧之、顾梦鹤演唱,聂耳作曲,夏亚夫(即阿甫夏洛穆夫)和声配器。 ”
    1947年底,他赴美筹划上演自己的作品,出行之前,他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未果,结果流落在美国,后改为美国籍,在美国,他创作了第二、第三交响曲,完成了歌剧《杨贵妃暮景》。 1965年4月20日逝世于纽约家中。
    1985年5月,文化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纪念中国人民的朋友,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诞辰90周年音乐会》。
    同样出生在青岛的俄罗斯著名音乐家还有波罗金·阿列克塞·弗拉基米洛维奇,他1941年6月6日出生于青岛,后随家人回国,他是俄罗斯著名的戏剧导演、戏剧教育工作者。
    特别鸣谢:曹登女士、薛慧女士、邵冉先生对本文的帮助。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