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胶县锄奸记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0版 人文青岛
·1946胶县锄奸记
2021年11月13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0 人文青岛 2021.11.13 星期六

1946胶县锄奸记
陆安
    每一年的11月14日上午,青岛全市都会响起防空警报。其实,警报的背后,是一段段让青岛人无法忘记的耻辱历史。近代以来,青岛这座城市屡遭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中,总有数典忘祖、背叛祖国的汉奸为虎作伥,这些民族的败类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今天我们共同回顾的这段历史来自抗战期间。当时有一股汉奸武装盘踞胶东地区,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犯下了滔天罪行,抗战胜利不久,就被八路军第五师聂凤智部一举消灭。这股汉奸武装的头目,就是赵保原。
人民发起“讨赵战役”
    赵保原(1904-1946),字玉泉,后改玉全。山东蓬莱县(今蓬莱市)芦洋大赵家村人。年少时曾就读山东省立八中,后入吉林绥芬军官讲习所,毕业后在东北军任职,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曾参加过直奉战争和抗拒北伐军的松江战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他卖身投靠日寇当起了汉奸,出任伪满洲国军第三旅骑兵六团团长,为虎作伥,痛下杀手,向当年的袍泽弟兄开火,在镇压以东北军爱国官兵为主的抗日义勇军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凶残恶毒,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日伪军的战线逐渐拉长。伪满洲国军开始抽调兵力,入关协助日寇作战。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1938年2月,赵保原率部进入山东,占领胶县(今胶州)。从此,这座千年古城就处于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的蹂躏之下。
    似乎是为了更加名正言顺,这股伪军在日本侵略者一手策划之下,正式定名为 “山东省自治军”,日本人张宗援(伊达顺之助)自任总司令,赵保原则成为该军旅长。当年9月,张宗援、赵保原等侵入平度,开始与在这一带活动的八路军及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直接交锋,屡遭败绩。 10月,在平度大青杨之战中,赵保原部遭到我胶东军区五支队的重创,损失200余人。一贯首鼠两端的赵保原,一看自己压根儿就不是八路军的对手,与八路军结下梁子可没有好果子吃,遂决意投靠新主子、委身新靠山,11月,赵保原率部“反正”,在昌邑接受了山东省第八专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厉文礼的收编,改番号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第三旅。
    1939年1月,赵保原部移驻莱阳城北贾家、许家旺一带。赵保原所部1600余人,出身于伪满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有一定的战斗力。时任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对其颇为青睐,3月,即任命他为莱阳县代理县长。不久,重庆国民政府明令设立山东省第十三专区,赵保原出任专员兼保安司令。 4月,赵保原甚至还与我胶东军区五支队进行了昙花一现的合作,共同成立鲁东抗日联军指挥部,赵保原任总指挥,与日伪军作战。不过本性难移,骨子里反共的赵保原,没多久就与八路军反目为仇,分道扬镳了。
    1940年3月,赵保原出任苏鲁战区胶东游击区总指挥。不久,苏鲁战区将赵保原部改编为陆军暂编第十二师,赵保原任师长,从而成为胶东最大的实力派。
    即使打着重庆国民政府的旗号,领着国民党的军饷,毫无气节与操守可言的赵保原依然没有断了和日伪军的勾搭,暗通款曲,狼狈为奸。赵保原部与驻青岛的日军往来密切,竟然互设办事处,交流情报,推进商贸,以其在胶东地区掠夺来的战略物资,与日军交换枪支弹药。实力渐增,拥兵自重,不再遥拜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重庆国民政府了,赵保原肆无忌惮地与日伪军沆瀣一气,疯狂进攻抗日根据地,屠戮抗日军民和进步人士,沦为十恶不赦的汉奸武装。
    1942年,赵保原部先后三次配合日伪军大举进犯胶东八路军根据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众稍有抗日言行即遭捕杀,“抗属”及进步人士遭杀戮者数以千计。赵保原手上沾满了根据地军民的鲜血,成了胶东地区八路军的心腹大患。
    1945年2月11日,胶东八路军及民兵武装集结万余人,发起“讨赵战役”,一举攻克赵保原在莱阳的老巢。赵保原落荒而逃,率残部进入胶县、即墨和高密等地,苟延残喘,以待时机。
大汉奸欠下血债累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赵保原与重庆国民政府再续前缘,被委任为陆军少将,所部番号依然为陆军暂编第十二师。
    9月8日,在驻青日军龙本部队千余人的配合之下,赵保原指挥所部向胶县三官庙、宋戈庄、黄埠岭等地的我军大举进犯,迫使我军撤离胶县,10日,赵保原部完全控制了胶县县城及周边地域,为重庆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并觊觎山东解放区创造了条件,得到了蒋介石的明令嘉奖。
    在全国上下要求停止内战的强烈呼声中,重庆谈判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加紧调兵遣将,企图进犯解放区。 11月14日,李弥所部第八军由海路抵达青岛,胶东形势骤然紧张起来。有第八军撑腰,赵保原的暂编第十二师的气焰也顿时嚣张了许多,沿着胶济铁路布防,抢占地盘,图谋进犯胶东解放区。
    就在这时,发生了赵保原被逐出停战谈判会场的事件。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了停战协定。为了监督停战协定的贯彻执行,实行“军事调处”机制,由共产党代表、国民党代表及美国代表在北平设立“军调”执行部。北平“军调”执行部下设若干“军调”小组,奔赴交战地区调查处理并监督停火。北平“军调”执行部第二十一小组(即胶高小组),前来胶东展开工作。 4月2日,该小组邀集国共双方驻当地军队长官,到胶州蔡家庄火车站的一节火车车厢中开会,商讨停战事宜。出席会议的我驻军首长是胶东军区第五师师长聂凤智。聂师长一走进会场,就发现老对手赵保原的身影,当即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予以痛斥:“赵保原是众所周知的大汉奸,只能等待受审,绝无资格参加谈判!”美蒋代表理屈词穷,尴尬万分,只好让赵保原退出会场。
    赵保原受此羞辱,恼羞成怒,进行了报复。5月20日,第二十一小组共产党方面的代表武可久的参谋辛冠吾,被赵保原手下的特务绑架,坚贞不屈,竟遭活埋。对此,中共胶东区党委和胶东军区召开了追悼大会,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向国民党方面提出了严正抗议,并为辛冠吾烈士题词,以示悼念。赵保原又欠下了一笔血债,最终血债要用血来还,正是许世友麾下的解放军胶东军区部队,确切来说,就是聂凤智指挥的胶东军区第五师,敲响了赵保原这个大汉奸的丧钟。
一举全歼赵保原所部
    此时的胶东大地,解放区一片连着一片。盘踞在胶县、即墨和高密一带的赵保原暂编第十二师,孤掌难鸣,四面楚歌。赵保原的末日一步步来临了。
    1946年初夏,身经百战的聂凤智统一指挥第五师十三团、十四团、十五团及北海军分区独立团总共12个营的兵力,渐次逼近胶县城,将这座古城团团包围,准备瓮中捉鳖,一举全歼赵保原所部。
    6月8日22时50分,一阵密集的枪炮声在县城西关骤然响起,划破了宁静的夏夜,激烈的战斗由此拉开帷幕。 9日凌晨时分,我军指战员架云梯爬上城头,与敌人短兵相接,狭路相逢勇者胜。4时许,突入城内。赵保原下令死守,带着几个随从,狼奔豕突,上蹿下跳。
    中午12时,随着激昂而凌厉的冲锋号的吹响,聂凤智下令,总攻开始。炮弹雨点般地倾泻到敌人的阵地之上,我军指战员奋不顾身直捣赵保原的巢穴。赵保原的师部设在真武庙,这里的战斗格外激烈。面对溃不成军的部下,困兽犹斗的赵保原接连枪毙了10余名逃兵,还是没能挽回颓败的阵势。
    15时许,赵保原眼看着大势已去,便拉上二十多岁的姨太太,在手枪连的护卫下,冒着枪林弹雨,一路狂奔,奔向西门。拼死突围的赵保原一伙,窜至外城奎光门外,遭到严阵以待的我军痛击,当场毙命。县长姜澄川随县保安大队逃跑途中,被我军俘虏。18时许,随着火车站被我军占领,胶县获得解放。
    接下来,12日,我胶东军区第五师乘胜追击,攻克高密,全歼敌暂编第十二师第三团,16日,攻克即墨,全歼该师残存的第二团。
    经过八昼夜的激战,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胶县、高密和即墨三座县城,歼敌8489人,敌暂编第十二师全军覆没。
    赵保原被击毙后,胶东军区第五师师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参谋长肖镜海亲临现场,察看了尸体。 6月12日、15日,《大众报》和《前线报》分别在显要位置登载了我军光复胶县城、击毙赵保原的消息和社论。
    这次战役,彻底打乱了敌人的军事部署,用6月15日《前线报》社论的话来讲,就是“击毙了八年来依附敌寇、为虎作伥、为胶东人民所切齿痛恨的大汉奸赵保原,切断了青岛至济南的铁路、公路及水路的全部交通,同时缴获了敌人大量的轻重武器,武装了我们自己,更加充实了人民的自卫力量”,为解放青岛乃至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陆安,青岛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