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合伙人的青岛往事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0版 人文青岛
·德国合伙人的青岛往事
2021年09月25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0 人文青岛 2021.09.25 星期六

德国合伙人的青岛往事
    在今天的栖霞路10号,坐落着一座始建于1906年的德式大宅,人们习惯称其为伯恩尼克住宅。德占时期这是一座位置极佳的海景别墅,站在别墅的三层向南望去,轻风送来大海的气息,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湾(今汇泉湾)松软的沙滩清晰可见。别墅东南便是被称为远东三大跑马场之一的青岛跑马场,殖民地的德国官员、商人和中国上流人士在这里定期举行马会。不难看出伯恩尼克大宅的位置虽处于当时城市的外缘,但地理位置优越,属于典型的德国富人居住区。
    从伯恩尼克大宅出发向西穿越克拉拉山(今小鱼山)行进大约2公里,霍恩洛厄大街(今德县路)上坐落着一座名为“波特尔别墅”的欧式建筑,由于紧邻德国总督府让这里平添了几分严肃的气息。一百多年前,这座建筑的主人与伯恩尼克大宅的主人是一对德国合伙人,那么他们在青岛这片土地上书写了怎样的一段财富故事呢?
1
发迹的园丁
    1898年夏天,一艘来自德国的轮船停靠在青岛前海的栈桥边,从船上下来的除了来自德国本土的驻防军人,还有上百名德国平民。运送军队的船只上为什么会有平民呢?半年前德意志帝国的海军刚刚强占了这片领地,为了开发这里,德国殖民地政府制定了优厚的政策,期望吸引更多的德国人移居于此,并在这里置产兴业。通常在运送军队的轮船上也会空出一些位置留给那些期望到这里淘金但并没有多少钱的平民。
    下船的平民中有一个22岁的年轻人,他叫赫尔曼·伯恩尼克,来青岛之前他在德国的园艺学校完成了学业并成为了一名园丁。但很显然伯恩尼克并不希望自己的一生与花花草草为伴,他希望走出去到更广阔的环境中闯荡一番。本来他计划移民澳大利亚,但是当伯恩尼克看到城市里张贴的前往青岛的告示后,立刻放弃了移居澳大利亚的想法。
    到达青岛后,伯恩尼克由于头脑灵活被一位名叫马根斯的德国工程师聘用为助手。说起这位马根斯可是大有来头,他服务于德国的一个大型工业财团,作为这个财团派驻青岛的首席工程师,马根斯广泛参与到青岛殖民地早期的各项工程建设,如街道硬化、下水管道铺设以及修建伊尔奇斯山(今太平山)下恢弘的伊尔奇斯兵营。作为助手的伯恩尼克在跟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学会了管理技巧以及大量的建筑学知识,为其日后的发迹奠定了基础。
    伯恩尼克的首要任务是管理着马根斯手下的数百名中国工人,他需要监督工人完成每天的工作,并向他们支付薪水。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伯恩尼克出色地完成了。由于能力突出,伯恩尼克被推荐给同一财团的采矿评估师克劳瑟先生,当时德国的各大公司都想得到胶济铁路的修筑权,进而取得铁路沿线的采矿权,但竞争激烈,只有给出最优路线规划的公司才有机会接过这项工程,克劳瑟和伯恩尼克的任务就是给本财团考察并规划路线。
    1899年4月,考察队从青岛出发,沿途经过淄博、济南,最终到达河南省开封府,克劳瑟在完成铁路的规划后返回德国,而伯恩尼克则在当年6月底返回了青岛。
    此时,马根斯因为生病也返回德国了,伯恩尼克失去了助手的工作,但由于此前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和殖民地官员搭建了良好的个人关系,伯恩尼克决定离开财团自己单干,他在青岛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2
年轻的建筑师
    伯恩尼克的公司成立后,总督府建设部门主将一些柏油路面铺设和采石场的工程交给了伯恩尼克。伯恩尼克发现虽然自己在过去的两年中学会了如何管理工人,但对于搞工程建设还是个门外汉,于是伯恩尼克决定在德国寻找专业的合伙人。就这样卡尔·波特尔进入了他的视线。
    1900年,波特尔乘船来到青岛。他和伯恩尼克建立了正式的商业合作关系,伯恩尼克担任公司总经理负责人员管理和商业运作,而波特尔担任总工程师负责工程设计和施工。原有的公司名称也被更换,两人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公司的名称上(H Bernick& Poetter)。
    两人的公司首先承揽了大港建设所需的土石方工程,工程的完工让德国在远东拥有了一个数一数二的港口,也让伯恩尼克和波特尔两人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1902年夏天,伯恩尼克的弟弟古斯塔夫·伯恩尼克也来到了青岛,成为了哥哥的助手。此后公司的业务范围超出了青岛,古斯塔夫就曾在1904-1905年间被派到外地负责工程项目。
    伯恩尼克本人也迎来了事业与爱情的双丰收。1906年春天,伯恩尼克回到德国休假,他认识了安妮·穆柯斯福尔特小姐,两人一见钟情,当年就在德国举行了订婚仪式。得知合伙人即将成婚,波特尔在阿尔伯特亲王街(今栖霞路)与克里斯特街(今福山路)的交汇处购买了地块并在这里亲自为好友设计了新房。
    这座房屋一面依山一面向海,屋顶是一个接近55°的大斜坡,金属塔楼、木制敞廊、粗石,无不展现着德国新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特点。而清水粉墙、红瓦铺顶又让这座建筑很好地与东方环境相融合。不得不说,伯恩尼克别墅是青岛德式建筑中的一件精品之作。 1907年3月9日,伯恩尼克与安妮小姐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二人回到青岛,住进了波特尔为他们设计的这所大房子中。
    在完成伯恩尼克别墅的建设后,波特尔也在霍恩洛厄大街上为自己设计修建了一座别墅,这座带有塔楼的三层建筑更像是一座现代版的古堡,从马路边到别墅大门口还需要经过十多米深的院落,院落的地势是逐渐升高的。
    伯恩尼克和波特尔这两个来青岛打拼的德国年轻人,终于在青岛获得了财富,实现了他们多年以来的梦想。
3
同途殊归的合伙人
    公司业务在不断扩展,伯恩尼克与波特尔的关系却变得紧张起来,由于波特尔动用大笔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结果给公司财务带来了严重损失,这让讲求稳扎稳打的伯恩尼克备感不悦。
    就在伯恩尼克婚后不久,开设在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建材工厂出现了经营问题,伯恩尼克被迫带着新婚妻子前往俄国处理这些问题。伯恩尼克并不放心把青岛的业务完全交给波特尔,他把弟弟古斯塔夫叫回青岛,将自己手上的管理工作交给了弟弟,波特尔依然负责工程建设项目。
    1908年11月,俄国的工厂重回正轨之后,伯恩尼克夫妇回到了青岛。古斯塔夫告诉哥哥,波特尔处理问题的方式依然让人感觉很冒失,在这种情况下伯恩尼克决定体面地结束两人的合伙人关系。
    1909年初,两人正式结束了持续9年的合作,伯恩尼克卖掉了阿尔伯特亲王街上的房子,带着妻子彻底离开了青岛。波特尔被允许继续使用原来公司的名称,继续在青岛发展经营。此后的五年间,伯恩尼克一直和妻子居住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而波特尔在青岛的业务资料也难以查找。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发动了对青岛的攻击,在青岛居住了14年的波特尔怀着对这里的情感加入了驻青岛德军的预备役部队。当年年底德军战败投降后,波特尔作为数千名德军俘虏中的一员,从沙子口上船被运到日本的战俘营。
    1919年7月3日,身患流感的波特尔死在了日本的战俘营中,他再也没有机会踏上青岛这片土地,有关于他的记忆也渐渐在光阴的流转中消磨殆尽。而他曾经的合伙人伯恩尼克在1939年10月11日去世,终年63岁。
    时光流走,伯恩尼克和波特尔的房子依然矗立在原来的位置,只不过波特尔别墅前那十余米长的庭院已经盖满房屋,塔楼的木制塔尖也早已不见;伯恩尼克大宅在迎来送往了巴金、洪深、沈从文等众多邻居后正在逐渐老去,曾经俯瞰海湾的视角也早已被身旁的楼宇遮挡。
    伯恩尼克与波特尔虽然离开了,但两座建筑却如同记忆储存罐一般将曾经主人的故事留存下来。旧的财富故事已成为了历史,而新的财富故事正在青岛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
文/潘磊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