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山——青岛神社和历史劫灰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0版 人文青岛
·大庙山——青岛神社和历史劫灰
2021年09月04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0 人文青岛 2021.09.04 星期六

大庙山——青岛神社和历史劫灰
    辽宁路路东的贮水山,这个名字最早源于北洋政府,命名起源于山上在德国租借时期曾修有两座6000吨存贮量的水池,以为城区供水。明代时山顶兴建烽火台,又称烽台岭。德占青岛后,将该山易名毛尔提克山。日据时期,因为日本在山上修建了神社,又被称为大庙山。抗战胜利后,这里几经改建,而今的“大庙山”已丝毫没有了大庙的痕迹。
1大庙山——日据时代的耀武扬威
    因为历史上长期的民族屈辱,青岛对日据时代遗存的保护尤其少,甚至做过许多涂抹式的改头换面。最典型的莫过于馆陶路的日本金融街,一度被命名为“德国风情街”。作为有规模的里院片区,小鲍岛也是较早被拆除的成片日式街区,它们是伴随着1998年棚户区改造的步伐率先消失的;20年后,辽宁路以东的吉林路泰山路片区追随 “科技街”的升级而全面拆除,拆除前的报道中,5万平方米的旧建筑被描述成“多为五六十年代兴建的1-3层砖瓦住宅”。
    其实这个街区的形成和繁荣,真正始于第一次日据时期。在日德战争中取得胜利并占领青岛后,日本守备军政府延展了德国租借地时期的城市规划,将聊城路和辽宁路一带辟为新的市街,伴随两万余日侨的快速迁入,这里迅速成为日本人聚居区,商业也渐趋发达繁荣。聊城路后来融入到中山路的商圈中,而辽宁路则一直是中山路商圈的一个补充,这种感受在“黄台路”公交站下车后,会有明确的体验。
    而辽宁路路东的大庙山,则是日据时代的神社胜地。它不仅从区位上顺应了城市往北延展后形成的另一重“核心”意义,而且它俯视并延展进日本侨民区,勾连了对天皇、大神和献身的崇拜,极具海外殖民语境中的召唤与诏示意味。
    大庙山,顾名思义,以大庙闻名。有资料说,这座山海拔80.6米、占地约390亩,最初以形状得名,东西二峰对峙,远看状如马鞍,旧称“马鞍山”,明代山顶兴建烽火台,又称烽台岭。德占青岛后,将该山易名毛尔提克山,以纪念德军前陆军总参谋长冯·毛尔提克,俗称“毛奇山”。日军占领后,改称若鹤山,山下的道路亦改为若鹤町,南北分列为一、二“丁目”。
    1916年11月,日本守备军政府决定在若鹤山修建神社。按照日文资料的统计,青岛神社的占地66000坪 (坪为日本传统计量系统尺贯法的面积单位,每坪合3.3057平方米),约320亩,其中6000余坪的土地归守备军政府,60000坪仍是 “支那国森林地”,但是提供给神社“自由使用”。
    神社于1918年5月5日作“镇地祭”,这是在开工之前安抚土地的仪式,也即是平整土地。1919年5月11日,作“御木造祭”“立柱祭”,是指宫殿的木材运送和立柱的开工仪式。
    同年7月21日,作“上栋祭”,即是指宫殿的上梁仪式。 11月7日,作“镇座祭”,是指将所谓“忠灵”安放到神庙中的仪式,这些“忠灵”即是指进攻青岛时战死的军士。
    而11月7日,也正是日军打败德军、占领青岛的纪念日,1919年则时值占领五周年,日本守备军政府的动机不言自明。这种方式,跟此后的1940年9月18日,长春“建国忠灵庙”正式落成并举行“镇座祭”如出一辙,其耀武扬威都是不避讳的。
2青岛神社——日本的精神统治布局
    青岛神社本社供奉的是天照大神、日本天皇和大国魂神。天照大神是日本的“皇祖神”,也是神道教的最高神。 1940年5月,溥仪就曾被迫去日本迎接天照大神,并为其在“建国忠灵庙”举行“镇座祭”,同时在《国本奠定诏书》将之奉为满洲国的“国神”。经由后史往前看,大致会明白,一次日据青岛时期,军国主义即已有了非常清晰的精神统治布局。
    青岛神社的建筑设计师为加護谷祐太郎。加護谷并不是随军人员,他1876年生于兵库县明石郡伊川谷村,190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建筑科,毕业后入奈良县担任技师,负责古社寺的修复,这项工程到1913年才结束;在此期间,加護谷还参与了明石郡公会堂的设计。 1918年,加護谷被作为内务省神社局的技师主任派往青岛,负责神社的设计与修建。
    神社的标志是“鸟居”,它有类于中国的石牌坊,寓意是供神鸟停留的栖木。在日本神道教里,鸟居代表着人间和神界的分隔,踏进鸟居也就是进入神的世界了。它的造型,多如一个巨大的“开”字。
    青岛神社的“鸟居”有一大一小两座,“一鸟居”,体量更大,紧邻若鹤二丁目(即辽宁路),两竖柱间宽10米许,高近15米。“鸟居”最上面的一根横椽叫作“笠”,两端翘起,下面一根横椽叫作“贯”;中间有一块竖匾,叫额束,上书“青岛神社”四个字。
    鸟居两侧附设有一对日式石灯笼,状如中国石塔,系用花岗石堆砌而成,共分三层。底层为座,中层为中柱,上层为灯室。灯室四面镶有玻璃,上覆石檐盖,塔顶端还雕有一颗石珠。
    山门前则还另立有木栅和 “车马止”字样的汉字告示牌。
    穿越“一鸟居”后是一条笔直的山路,直通山顶,称为“参道”。参道两旁栽种着从日本移来的樱花树;樱花树前,设有用作参拜人休憩所的松琴亭和金城阁,再往上则要爬108级石阶,石阶之上就是一架体量较小的鸟居,“二鸟居”,如同小山门,两侧同样附设有一对小型石灯笼,同时延展的木栅栏形成了一个大的围合,近乎于围墙,穿过“二鸟居”往前就是庙堂了。
    神社庙堂类似中国的宫殿布局,也分为三个殿,全部为木建筑。
    前殿称拜殿,殿前立有一杆太阳旗,侧面有一条蓄满清水的石槽和一把长柄木勺,香客须洗手漱口“净身后”方能入内。拜殿座落在有四级台阶和低矮护栏的台基上,这里是举行参拜仪式的地方;整座拜殿系用木立柱作支撑,四面没有墙壁;殿前还设有“奉纳所”(香资箱)。中殿为较拜殿规模小很多,却是供奉神灵的重要处所。后殿供奉神器,造型系木楼式,底部悬空,屋脊排列着多根横木,呈鱼脊骨形。中殿和后殿围合着半开放的回廊,回廊两侧各设有角门。
    为让神社公园化,参道两侧还有不同的园林规划,左侧有鹤卷池等水石景观,有梅田亭、望清亭各一处,若生石桥一座;右侧则猿舍、熊舍、鸟舍等,还有一处梅田池;娱乐做了兼顾,参道左边有弓场一处,右边有角力场一处。据说,山上每天都有着和服木屐者穿梭来往,宛若日本领土,有资料说,这也是日本在海外建的最大的一个神社。虽并不限制中国人上山,但几乎没有中国人前往,离之最近的,就是“大鸟居”前等生意的人力车夫。
3贮水山——见证青岛百年变迁
    1922年12月10日,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治权后,将这里改称贮水山,命名起源于山上在德国租借时期曾修有两座6000吨存贮量的水池,以为城区供水。但青岛神社的功能并未改变,掌管人由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更改为“财团法人青岛奉纳会”,这里依然是日本侨民在活动。
    在日军强占青岛的两年前,青岛神社设计师加護谷祐太郎在日本去世,他后来的建筑设计代表作是1932年为东京都拓殖大学设计的本馆。而在1940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中,青岛神社成为政府特别设计的“青岛观光路线”的第一站:从大窑沟坐汽车出发,最先抵达的参观地就是大庙山……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青岛神社作了改建,在1946年出版的《青岛观光》中已可看出,这里的新命名是“忠烈祠”,成为了纪念中国抗日将士的所在,其时“大鸟居”已被拉倒。而伴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这里不久后就成了烟台国华流亡中学的校舍,山东各县的“难民”也纷纷在此搭起帐篷居住。
    1949年青岛解放,新的人民政府清理了难民们留在山上的遍地垃圾,延续旧称将之命名为贮水山公园。山下的大广场上,一度成为民间艺人撂地演出的地方,说书、杂耍常常吸引南来北往的听众。北山坡建起了军人俱乐部,山上庙堂被拆掉后成了解放军战士的打靶场。
    1962年,山下“参道”左侧的松琴亭、金城阁等建筑被用于开办市北中学,市北中学迁离后,老建筑一度被用作服装厂。不久,青岛电视塔开始修建,青岛神社残存的几处老建筑相继拆除,山下的樱花树也被铲除改种了雪松。
    1984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封山三年,以儿童少年活动为主题重新规划建设青岛儿童公园,并将之列入十个山头公园之一……而今的“大庙山”已丝毫没有了大庙的痕迹,唯有几个石灯笼的底座和“二鸟居”的柱础还勾连着过往。而三叠120级石台阶,经过重修,据说已经是109级了。
文 /臧杰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