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路——挂在胸前的绶带﹙下﹚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1版 人文青岛
·青岛路——挂在胸前的绶带﹙下﹚
2021年08月07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1 人文青岛 2021.08.07 星期六

青岛路——挂在胸前的绶带﹙下﹚
    青岛太平路、老市政府前的青岛路最南端,石砌海岸的一处半圆形突出,现在是一个普通的花坛,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游客或行人经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着一段沧桑的历史。最早的时候,这里立着一块德国殖 民 者 的 纪 念碑——叶世克立碑纪念碑,其后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几经变更。
1
全世界土地财政的始作俑者
    德据青岛的第一年,胶澳总督府便斥资购买了600公顷、相当于600万平方米的土地。尽管它无偿地拿出4万平方米用于公共设施建设,总督府手中仍然握有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1898至1899年度,胶澳总督府出售土地的总收入为16.19万元,而这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为18.01万元。也就是说,土地收益占全年财政总收入的89.9%,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比重!仅仅过了两年,在1900至1901年度,土地收益已达到34.18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64%。比重虽有所下降,但绝对值在迅速上升。
    单威廉在青岛制定并推行的土地政策,很快引起了德皇的高度关注。德国本土在1904年就开始仿效青岛的土地法规,并逐渐演变为联邦税。未几,由德国迅速普及到了欧洲各国。英国率先在其殖民地北尼日利亚借鉴了单威廉的土地法。美国一些观察家和《美国经济联盟通报》也对青岛土地制度及其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
    在中国,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1930年3月,国民党青岛特别市党务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土地法原则》,经国民党中央171次政治会议通过。其中参照的青岛土地制度的经验,成为中华民国《土地法》的立法原则和基础。这意味着,青岛的土地制度,由此推向了全中国。
    无论单威廉的初衷如何良善,无论单威廉是否愿意承认,胶澳总督府就是全世界土地财政的始作俑者!因为,没有哪一个执政当局会对土地收益的巨大诱惑,心如止水,无动于衷!
    有鉴于此,将总督府门前的这条马路命名为“威廉街”,以标识单威廉的功劳,也是恰如其分了。 1901年1月27日,德国第二任总督叶世克在青岛病逝。他是死于流感。这是德国殖民青岛的历史上,死于任上的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威廉二世追授叶世克为少将军衔。
2
叶世克纪念碑——总督府胸前的绶带
    德国人每年都认真记录殖民者在青岛的死亡人数和原因。“在1898年10月1日至1899年9月30日这段时间内,驻军中共有13例死亡(9.1‰)。其中3人死于冬季,10人死于夏季。 7人死于大肠伤寒,3人死于痢疾,1人死于疟疾,1人死于腹膜炎,2人死于肺炎。 ”据记载,有一年,还有一名德国士兵死于狂犬病。
    叶世克死于流感。他不幸在新世纪的开头几天中招了。流行性疾病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它“一视同仁”,不分种族、不分贵贱、不分贫富,甚至不分善恶。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果敢、彪悍,在维护胶济铁路筑路秩序上手段强硬的叶世克总督,只能哀叹上帝的不公和时运不济。
    总督府决定为叶世克立碑纪念,地点就选在青岛路尽头的海边。因这一意外变故,青岛路最南端的防浪堤,要扩建出一个半圆形的小广场,以方便纪念碑的安置。这使得工程量无形加大。这个突出的半圆,是整个威廉皇帝海岸最晚竣工的护坡工程。
    1903年3月,叶世克纪念碑落成。通高约16米,全部由花岗岩雕制。碑柱是带沟槽的枪刺状,暗含着叶世克的军人身份。塔身的中下部是六边形回廊,六根立柱高约3米,廊内镌刻着叶世克的生平与功绩,权作小型纪念堂。这种碑、堂合一的设计理念,颇具特色。
    至此,青岛路的旌表、纪念功能初步完成。它就像是挂在总督府胸前的一条硕大的绶带。
    当然,关于叶世克纪念碑的跌宕命运远没有完结。
3
没能立起来的毛泽东雕像
    1914年秋天,日本人经过数月激战,赶走了德国人,占领了青岛。为纪念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将士,日本人凿掉纪念碑上叶世克的名字,易名为“大日本帝国占领青岛纪念碑”。
    1922年12月10日,青岛主权回归。建市25年的青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鉴于此事的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决定刻碑以志。叶世克纪念碑遂改造为“青岛接收纪念亭”。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纪念碑”再遭厄运。侵略者将它改成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侵华日本陆军中将板垣征四郎题写的“东亚建设之础”的石碑,不伦不类地立在了纪念碑之侧。
    抗战胜利之后,纪念碑再次改建。青岛市市长李先良题写的“山河重光”四个大字,镶嵌在基座之上。从现存的历史照片中看到,叶世克纪念碑原先设计的回廊,已经完全被封死了。
    1949年后,纪念碑再一次面目全非。碑柱贴上了光滑的花岗岩石板,变成了方尖碑的样子。回廊拆除了,改成了八角形石台,上大下小,反向倾斜,造型别致。平台不足一人高,可以轻易爬上去玩耍。整个纪念碑从上到下,没有一个字。我们只管它叫“纪念碑”,却不知它因何而立。问家里的大人,基于这个纪念碑复杂的演变过程,大人也未必明白,更懒得回答。问急了,他们会以当时的是非标准告诉你:过去是纪念坏人的,现在是纪念好人的。孩子们不懂得这些政治判断,他们只是知道,“纪念碑”是个好玩的去处。
    “文革”初期,各地掀起了为毛泽东造像的热潮。青岛宣布,在当年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开挖碑身的浮山南麓,又找到了一块上好的石料,可以雕造毛泽东全身塑像。报纸报道,青岛成立了由知识分子、工人、农民、解放军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精心设计,精益求精,反复修改,先完成了等高的石膏像,以此为模,开雕石像,历时数月,终于完成。报纸说,这是国内水平最高,毛主席表情最“神采奕奕”的一尊雕像。石雕像安放在哪里呢?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就立在青岛路南端。于是,机械设备立马赶来,呼呼隆隆地拆掉了这个命运多舛的纪念碑。
    运输是个大问题。石雕像重达几十吨。那时,没有这样大吨位的起重设备和运输车辆。聪明的建设者们想到了海上运输。那一边,由浮山半腰运到麦岛码头装船。这一边,从青岛路上岸。那边厢,抢修一条从采石场到海边的临时道路。这边厢,拆掉半圆形小花园的护栏,用碎石渣垫起了一条通向海中的长长的临时坡道,以便运输船停靠。坡道上还铺了两根铁轨,用于特制拖车的运行。这样一来,又耽搁了许多时日。 1969年4月底,中共九大以后,毛泽东厌倦了全国各地大立雕像,大造像章的狂热举动,说,省下那些铝板多造几架飞机吧。山东、青岛的“革命”形势也发生了变化,造反派头目王效禹、杨保华垮台了。立雕像之事,便不了了之啦。
    过了许久,青岛路南端的小花园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只是那个高耸的纪念碑永远消失了。最初的几年,视觉上十分不习惯。每逢路过青岛路时,总觉得那变得空旷的街头花园,少了些许生气。
    如今,浮山采石场早已不再开采石料。大麦岛、徐家麦岛、王家麦岛三个渔村,已经从青岛地理坐标上彻底抹去了。随之而去的绝不仅仅是海草房、木渔船这些有形的物质形态,还有那些渔村特有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这些精神层面的独特存在。是的,上了楼的居民,与肩着渔网、摇橹出海的渔民,会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2010年前后,在青岛市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恢复叶世克纪念碑。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此议不妥。有些东西,保留下来了,就是遗产,是文化,是历史的一部分。而拆掉之后的重建,所要承受的文化、历史、民族、信仰、道德、伦理、正义等等不可背负的意识形态之重,会将所有的提议和设想,毁于无形。有时想一想,如果当年动作快一点,将毛泽东雕像立在青岛路南端,结局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就像今天的成都人民广场、丹东火车站、北京科技大学等地,毛泽东雕像成了一个特殊标志,一个地标般所在。至少,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文/蔡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