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1925年6月,因肺病复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养病,后到青岛治疗。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1961年8月21日,75岁的董必武赴武汉途中,深情念起王尽美,在列车上写下《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回忆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时,他与山东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沪上相逢,一起泛舟嘉兴南湖从容交谈的情景,赞扬王、邓是真名士,其精神气质如顽强的青松永不老去。
■人物生平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瑞俊,字灼斋,1898年6月14日生于山东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市)一个佃户家庭。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1925年6月,因肺病复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养病,后到青岛治疗。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致力于革命精神传播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列强代表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让给日本,消息传至华夏,举国愤怒,五四运动旋即爆发。五四风潮波及济南,教育界群起响应,王尽美被选为省立一师北园分校代表,参加集会、游行和宣传活动。他挥笔书写标语 “废除一成不变的旧教育”“给青年们以社会活动新风气的合法自由”,倾吐学生们的心声。1920年11月21日,王尽美联络省立一中进步学生邓恩铭等人,在济南商埠公园发起成立以“研究学理,促进文化”为宗旨的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推动新文化、新思想的研究和传播。
1921年春,在京沪等共产党早期组织影响帮助下,王尽美、邓恩铭建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济南劳动周刊》。同年7月,王尽美和邓恩铭出席中共一大。 《中共山东编年史》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更加坚定了他为实现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献身的信心与决心,遂改名王尽美,取尽善尽美之意。”为此,他作诗《肇在造化——赠友人》: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诗中“乔有”是王尽美家乡大北杏村村南崮状小山。考入省立一师离乡时,他曾登上乔有山,吟诗抒豪迈之志。
1921年9月,王尽美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展会员数十人。是年冬,他被省立一师以“危险分子”嫌疑开除学籍,自此走上职业革命家道路。
1922年秋,济南警察厅强行解散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翌年4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执委会恢复该研究会活动,广泛发展会员,作为团组织的预备队。“五一”前夕,王尽美等人商定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之名,5月5日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105周年大会,公开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加深群众对马克思的印象。他们在《平民日报》刊登启事,预订贡院墙根街教育学会礼堂作会场。当日下午,纪念大会如期举行,主席台中央悬挂着由王尽美所作、高约一米的马克思炭画像,分外醒目。王尽美一袭长袍,登台发表长篇演说,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经验,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和北洋军阀集团黑暗统治,呼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听者感奋”。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并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文件。
遵照党的指示,王尽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丁惟汾、王乐平、张苇村、王尽美、孟民言、杨泰峰作为山东代表与会。大会通过了由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会后,王尽美返鲁,致力于山东统一战线工作。11月,中共山东省地方委员会成立,王尽美当选为书记。
抱病来青宣讲
1924年10月2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电邀孙中山共商国是,孙氏应允,发表《北上宣言》,途经天津时,接见王尽美、王乐平、王哲、阎容德,委任四人为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负责在山东发动群众,开展促成国民会议运动。1925年元旦前夕,王尽美在济南与反动的基督教徒连续辩论三天,因疲劳过度唠血,住进医院治疗。1月5日,山东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促成国民会议活动蓬勃展开。王尽美毅然出院,抱病来青,住进天津路“连升栈”(今天津路59号居民大院)。
1925年1月17日,胶澳教职员联合事务所内,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到会37个团体300余人,济济一堂。王尽美就召开国民会议的意义慷慨陈词,滔滔不绝。会后,他先后在“大舞台电影馆”(又名福禄寿剧院)、胶澳中学宣讲,呼吁广大工农群众及一切民主进步分子团结起来,推动国民会议召开。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省副省长的余修撰文,回忆聆听王尽美在“大舞台电影馆”演讲时的情景:1925年,正是海岛上春寒料峭的时候,青岛中山路南头,一座名叫“福禄寿”的剧场里,坐满了工商学各界的人士。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有一位身躯颀长的青年人,方面大耳,快步走上讲台。他年约二十七八,穿一身灰布长袍,笔挺地站在讲台上,用锐利的目光,扫视全场听众的兴奋面孔,而他自己的脸上也是充满激昂的表情。
青岛国民会议促成运动,是青岛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真诚合作的第一次成功实践。在短短数月内,全市各界民众团体几乎全部参加国民会议促成会,集会、联谊、游行、演讲,拥护共产党和孙中山提出的召开国民会议的倡导,反对段祺瑞的善后会议,形成了一股反帝反封建的巨大洪流。
抱病为促成国民会议奔走宣讲的王尽美返济后,因劳累过度吐血晕倒,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
英年病逝山海同悲
1924年12月31日,北洋政府交通部任命阚铎为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的指令下达后,山东和青岛迅即掀起抵制浪潮。翌年1月5日下午2时,阚氏在惴惴不安中就职。很快,山东地方势力派与江浙派局长职位之争白热化,在“鲁人治鲁”“驱阚逐朱(注:副局长朱庭祺)”的呼号声中,胶济铁路全线员工罢工在酝酿、发酵。
2月初,青岛党组织负责人邓恩铭在四方私立小学召开会议,决定利用胶济路局两派争权夺利之机,发动四方机厂工人参加罢工,以达到公开成立工会之目的。会后工人党员傅书堂等五人代表,向路局提出“承认工人有自己的工会、每人每月增薪6元”等五项条件。遭拒后,全体工人准备罢工。 2月8日,在山东地方势力派操纵下,零时起,胶济铁路员工举行大罢工,胶济全线瘫痪。 3天后,山东地方派获胜,全线通车。
按照王尽美、邓恩铭指示,2月9日,罢工中的四机工会正式成立。四机工人罢工斗争持续至第9天时,路局终于答应工人提出的部分条件。党组织据情指出,“适可而止,只要答复条件的百分之六十就是胜利。 ”基于此,四机工厂决定翌日复工。
4月19日起,在上海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鼓舞下,长期受压榨欺凌的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大罢工举行。伊始,山东地委主要成员王尽美、尹宽、刘俊才等先后抵青组织领导。王尽美坚持斗争第一线,昼夜擘画,不辞劳瘁,病情急剧恶化后卧床不起。组织上安排住院治疗,他以花费太大婉言谢绝。考虑到自己已不能坚持工作,留在青岛徒增组织和同志负担,王尽美接受建议,返乡休养。
1981年,儿子王乃征回忆说,“父亲最后一次回家是1925年6月,那时他因在青岛病重回家休养……父亲患的是肺结核病,当时的医疗条件,对这种疾病毫无办法,所以回家后病情一天天严重起来。”进入7月,王尽美时常处于昏迷状态。“为延续他的生命,家里变卖了可变卖的一切东西,用病床做成担架,上面罩上一顶防烈日暴晒、苍蝇叮咬的帐子,由乡亲们抬着,母亲在身边护着,一步一步把他送到高密车站,乘火车到青岛,住进医院。”王乃征回忆了这一悲壮的、令人读之心碎的场景。
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因病医治无效在青病逝,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二十七的年轮上。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刘宗伟
图为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