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其表的胶澳接收纪念碑(上)抢占先机攻坚克难 推进攻势落地落实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4版 人文
·徒有其表的胶澳接收纪念碑(上)
·抢占先机攻坚克难 推进攻势落地落实
2021年01月23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4 人文 2021.01.23 星期六

徒有其表的胶澳接收纪念碑(上)
    青岛,旧称胶澳。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外国殖民统治之下,先是德国,后是日本。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而这也成为了北洋时代乃至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时代,都曾成为刻意打造的一个虚幻的神话,一个刻意涂抹的符号。这个符号,随着时光的流淌,越来越变得黯淡无光,越来越变得流于形式,最后只能是虎头蛇尾,堕落成统治者一厢情愿营造声势,抑或是涂脂抹粉的道具了。
树碑造节
    青岛回归的第二年,也就是1923年,造节运动就开始了。直接隶属于北京中央政府的、貌似拥有很大“自治权利”的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为了彰显 “璧返珠还,物依旧主”的所谓“不世之功”,从秋天开始就忙忙乎乎,一个是树碑立传,一个是节日庆典。
    “树碑”,并不是一张白纸现描现画,而是有个毛坯基础。这个毛坯基础,就是德国人时代修建的“叶世克纪念碑”和日本人时代接续改造而成的 “大日本帝国占领青岛纪念碑”。名字不同碑相同,这块带有深深的民族耻辱痕迹的石碑,是德日占领青岛物化了的历史见证。石碑,就建在当时不大的青岛最显眼的地方,也就是今天青岛路与太平路路口的海滨,一个小得不能再小了的微型广场中心。德国人1904年建成的这个石碑,是为了纪念唯一一位死在任上的胶澳总督叶世克;日本人修修补补、加以篡改,是为了炫耀1914年11月11日对青岛的占领。
    从建成那一天开始,这座通体白色的花岗岩纪念碑的意识形态意味就相当浓烈,纪念碑十六米高,分成三层,碑座与碑体呈对称的六边形,碑体之外环绕着六根立柱。在这座石碑之上,镶嵌着十二块铜牌,记述着德国对青岛的占领、统治及总督叶世克的生平,环绕着这座纪念碑,还形成了一个纪念亭,碑与亭浑然一体,成为青岛前海的一个带有耻辱意味的标志物。
    日军在经历了惨烈的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之后占领了这座城市,除了在信号山麓的“棣德利石碑”上大动手脚,涂抹德国的痕迹,歪歪扭扭地补刻下“大正”的日本年号外,还对前海的这座“叶世克纪念碑”进行了偷梁换柱式的改造,将其更名为 “大日本帝国占领青岛纪念塔”,把日军的所谓“战绩”铭刻在那一块块铜牌之上,赋予其更多的日本色彩。
    在青岛回归一周年到来之际,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对这座纪念碑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造,正式将其命名为“胶澳接收纪念碑”,并重新制作铜牌,试图一雪前耻。那么,中国化了的铜牌上究竟刻有什么内容呢? 《胶澳接收纪念碑铭》铭文以四字为韵,总共112韵。创作这篇铭文的,是与青岛接收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物王大桢,曾任青岛接收行政委员会副主任、青岛接收公产委员会主任。虽然久居官场,但国学功底颇为深厚,挥毫泼墨之际,尽显文化素养。这个湖南醴陵人在青岛为官一方,留下了这么一篇铭文,也属难能可贵,只可惜,时光流转,岁月不居,今天的人们已经无从一睹这篇铭文真切的全貌了,不能不算是一件憾事。
庆典实况
    1923年12月10日,“胶澳接收纪念日”庆典如期举行,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将精心制作的铜牌镶嵌到已经焕然一新的“胶澳接收纪念碑”上,毕竟这是青岛回归之后的第一次大型庆典,是中国人治理下的这座城市第一次对外宣示形象的舞台,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不可谓不重视,下了很大的力气。
    早在11月30日下午4时许,就在纪念碑后面不远处的那幢办公大楼的大会议室中,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出面召集各界人士举行了庆典筹备会,阐明意义,唤醒民众,集思广益,征求意见,精心布置,推进落实。一番鼓动之后,冬眠已久的国民意识开始苏醒,人们对这次庆典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会后,青岛总商会等单位就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仅青岛农林事务所接到的求援电话就应接不暇,包括总商会在内的各单位,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寒冬季节唯有松树枝叶尚有绿意,而绿意正是生机勃勃的一种表征,大型庆典不可或缺,所以纷纷请农林事务所优先提供松枝。用绿意盎然的松枝扎起一座座牌楼,这就是当时这座城市的市民们在回归一周年的时候,最为淳朴和美好的愿望。
    到了12月10日那一天,全城放假。“胶澳接收纪念日”作为一个节假日,虽然尚未正式确定,但已经呼之欲出、具备雏形了。青岛的大街小巷,纷纷挂起了旗子与象征着吉祥喜庆的彩灯,人们下意识地梳洗打扮、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穿戴一新,度过这回归之后的第一个本土性的节假日。
    11时许,人们开始集聚到督办公署大楼。12时整,身着笔挺的军服和礼服的军政官员们,在山东省长兼胶澳督办熊炳琦的带领之下,表情严肃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礼毕,一众官员和民众代表有序地走向了那个微型广场。很多市民和学生环绕在广场周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竖立着的麦克风前,熊炳琦挥了挥手,人们安静了下来,聆听这位从直系军阀老巢保定派过来的“大官儿”一板一眼、抑扬顿挫的演说。
    熊炳琦是怎么讲的呢?他说:“去年今日,方有土匪五千人出没街市,绅富有被架之虞,城市有遭劫之患。今于一年之间,顿形改观,人人得以安居乐业,不复有匕鬯之惊。 ”这位督办的演说,言简意赅,直入主题,没有什么废话,基本上就是给自己评功摆好。不过才一年的时间,他的政绩如何,很多人并不真切地了解和掌握。所以,讲完之后,在场的数百名学生欢呼鼓掌,场面被渲染起来了。之后,熊炳琦带头,几个军政要员一起动手,郑重其事地将事先做好的那一块块铜牌镶嵌进了碑体之上。
徒有其表
    就这样,当年德日殖民者渲染侵略“伟绩”的纪念碑,转变成了胶澳接收纪念碑,曾经炫耀侵略历程的纪念亭,则变成了青岛接收纪念亭。
    1936年来到青岛的作家芮麟,曾在《青岛游记》中描述过这座纪念亭:“经过了‘九一八’后被敌人放火烧掉的市党部所改建的中央银行,不远,便到了接收纪念亭。这是民国十一年我国向日本收回青岛后所建,以留纪念的。”“及德人以青岛降于英日联军,青岛战事,遂告一段落,但直到民国十一年十二月十日,始由我国正式收回。这一座小小的接收纪念亭,实在是含有绝大意义的。”“从接收纪念亭北望,经青岛路,到庄严伟大、巍峨雄壮的市政府,成了笔直的一线。南望为青岛湾,栈桥深入海中,回澜阁孤悬海面,水光云影,交相辉映,高瞻远瞩,无乎不宜。 ”
    从芮麟的笔下,我们分明能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沿海徐徐铺展开来的美妙的图画。岁月无情,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看到这张完整的图画了。画面中的青岛接收纪念碑及纪念亭,早已荡然无存了,仅仅剩下一个半圆形突出在海边的微型广场,令人遐想不已。20世纪50年代,碑面文字被水泥封盖,后来,1967年12月,碑亭俱毁,不复存在。文/陆安 (本版图片均由作者整理提供)
纪念碑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