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慰农、胡信之:“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V05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李慰农、胡信之:“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2021年07月01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V05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2021.07.01 星期四

李慰农、胡信之:“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同仇敌忾
    李慰农烈士和胡信之烈士,一个是中共早期党员、青岛党组织负责人,一个是民主革命者、《青岛公民报》主笔,两人原本不相识。 1925年夏,轰轰烈烈的青岛日资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让他俩坚定地走在了一起,“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血雨腥风中,前者临危受命,将生死置之度外,始终坚持在对敌斗争第一线;后者不畏权势和强暴,“本良心之主持”,口诛笔伐;“援可怜之工人”,鼓舞斗志。面对黑恶势力的威胁恫吓,他公开发表紧急声明,表达了血战到底、慷慨赴死的勇气。
    1925年7月29日晚7时许,李慰农、胡信之被反动军阀枪杀于团岛。
    自此,百年中共党史和百余年中国言论史上刻下了两个不朽的名字,青岛这座山海之城增添了几许英雄气概。
“不要管我,保卫工会”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中的这句经典,用在96年前、是年30岁的共产党人李慰农身上恰如其分。
    彼时,青岛日商大康、内外棉、隆兴等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高潮渐起,日商6大纱厂20余万枚纱锭全部停止运转。气急败坏,日厂主、日驻青总领事馆联手施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顷刻间黑云压城,1925年5月4日青岛党组织负责人邓恩铭在住处被捕。一周后,商埠警察厅以“工潮首领”之罪将其驱逐出青岛。
    战事既开,前方岂能无帅?中共山东地委迅速安排自莫斯科东方大学学成归来、赴鲁工作月余的李慰农,以胶济铁路总工会宣传指导员、青岛地执委书记身份赶赴青岛,接替邓恩铭,领导青岛党的工作。
继续组织纱厂工人大罢工
    化名王伦的李慰农抵青时,日商纱厂厂主与罢工工人代表已达成“改善工人待遇、每人每天增加一分钱的伙食费、工伤由厂方支付医疗费”等9项复工条件。李慰农将精力投入到党团、工会组织建设和发展上。为便于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进步工人联系,他在工人集中的四方地区建立四方支部(李慰农任书记),随后在四方机厂、胶澳商埠水道局、日商三大纱厂发展新党员十余人。
    进入5月下旬,形势突变。日厂主均无意于履行协议,以工会纵容工人怠工为由,指使胶澳商埠督署对三家纱厂工会的登记申请不予批准,必须解散。
    28日,日本政府调遣“樱”号、“桦”号两艘军舰自旅顺港赶至胶州湾,“鸣炮数十发,隆隆震耳”,向罢工工人示威。同日,山东督军张宗昌命张培勋旅自济南东开,并电令胶澳商埠督办温树德“有必要即可开枪”。当夜,温树德与胶澳戒严司令王翰章密商后,调海军陆战队、保安大队等共计两千人,全市戒严,封锁四方,包围三家纱厂与工人宿舍,监视水道局、发电厂、四方机厂。 29日凌晨3时30分,军警和日本人向罢工纠察队猛烈开枪,当场死8人、重伤17人、轻伤无数。
    翌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两起血案相连故称“青沪惨案”。惨案发生后,李慰农紧急组织胶济铁路总工会沪青惨案后援会,发动工人积极分子在青岛、李村、高密、坊子、张店、济南等地城镇街道、乡村集市和胶济线列车上,通过讲演、散发传单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发动捐款,救援罢工的阶级兄弟,壮大革命力量,增强工农团结。
拒不交代“同党”惨遭枪杀
    青岛工人大罢工又起,国内外舆论关注。张宗昌在济南坐不住了,7月25日匆匆抵青。在接待张氏的晚宴上,地方政客、亲日商绅摇唇鼓舌,添油加醋,污蔑工人罢工斗争,张宗昌决定再开杀戒。
    血腥与恐怖,笼罩青岛上空。
    千钧一发。 26日晚,李慰农在大鲍岛召开骨干分子紧急会议,布置应变对策。会后,他匆匆赶往四方住处,途经四方河西侧时,发现该区域已被封锁,警察暗探正逐户搜查。此时返回市内躲避尚有机会,但李慰农想到住处有党的机密文件和全体党员花名册,于是毫不迟疑地加快脚步。回到住处后,他用桌子顶住房门,一一点燃文件……当敌人冲破房门涌入时,屋内余烟尚存,文件已化成灰烬。
    被押三日,李慰农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面对各种威逼利诱,拒不交代“同党”。他还把法庭当讲坛,痛斥反动军阀勾结日人残害同胞的罪行。 7月29日,张宗昌下令,以“煽动纱厂工人罢工风潮”和“肆意行邪论,鼓动风潮,扰乱社会,引起重大纠纷,群情慌惧”之罪,将李慰农、《青岛公民报》主笔胡信之枪决。
    8月11日,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在《向导周报》发表《为南京青岛的屠杀告工人学生和兵士》,痛斥敌人杀害李慰农等同志罪行,号召团结战斗,向帝国主义及其工具进行斗争。
“认定步骤向前去干”
    1925年7月29日晚7时许,青岛城区西部团岛一僻静处,几声清脆的枪响后,《青岛公民报》主笔胡信之与中共四方支部书记李慰农倒在了血泊中。
    “(父亲)身中数弹,身上的麂皮衣服被血浸得彤红,好友熊冲为他买来新衣服,换装整容,还买来木板钉成棺材,入殓后埋入青岛义地公墓,并立石碑为记。”这是1978年,胡信之女儿胡晓韬口述回忆的一个片段。
    胡信之遇害时35岁,胡晓韬年仅12岁。
初来青岛之行踪
    因为是个“青漂族”,青岛档案对胡信之的记录甚少,且支离破碎。
    据胡晓韬晚年讲述,1890年,胡信之生于北京,其父曾在清末做过知县,为人清廉,没有什么积蓄,仅在北京西直门外留有一块坟地,全家靠薄收租金维持生计。胡信之毕业于北京大学,因家庭负担重,在京谋生不易,乃迁居青岛,先入胶澳商埠观象台任职员,后在青岛报馆做记者,靠采访新闻为生。
    胡信之好友、熊冲次子熊湘伟告诉本报记者,父亲和胡信之是北京大学校友,是追随孙中山、坚信三民主义、志同道合的民主革命者,两人在胶澳商埠观象台曾短期共事过。 1924年5月9日,即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国耻纪念日”,胡信之、熊冲、谢石林、程序之等十人在熊冲寓所集会,探讨救国救民之道,并成立了以“钻研学术、砥砺德行、救国救民”为宗旨的志学社。胡信之被推为志学社主要负责人,熊冲负责起草《宣言》。
    1924年春夏,胡信之参与创办《青岛公民报》,并任主笔。
舍命以赴为工人鼓与呼
    胡信之为青岛市民特别是被压迫的工人阶级所熟知,能够留名百年中国言论史,缘于1925年春夏,青岛日资纱厂轰轰烈烈的工人同盟大罢工。
    4月,日资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伊始,青岛报界缄默,胡信之和《青岛公民报》坚决响应,率先发声,他亲自撰写发表评论,谴责日本厂主暴行,号召各界“本良心之主持,援助可怜之工人。”同时,特辟《工潮专载》栏目,大量报道罢工动态及各界各地相援信息,鼓舞工人斗志。
    6月上旬,为支持北大校友熊冲等人的爱国行动,胡信之免费在《青岛公民报》上刊登其倡议召开的市民雪耻大会启事。启事得到各界团体一致拥护,前往登记者络绎不绝,该报遂成联络点,胡氏自愿担任宣传员。16日,青岛各界举行雪耻大会,胶济铁路总工会沪青惨案后援会等7个团体的成员及17所学校师生共3万余人参会。各界代表争先登台演讲,呼吁英、日工厂商店工人罢工,码头工人拒绝装卸英、日货物,强烈要求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对英、日严重交涉,释放因罢工被捕的全部纱厂工人代表。迫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胶澳当局17日释放了被关押半月多的58名罢工工人。
    五卅惨案发生满月时,青岛各界举行纪念大会,胡氏成为积极参与者。
    在今天看来,正是胡氏犀利的言论,触怒了青岛商界,成为部分大亨的敌人,也成为张宗昌枪决他的又一理由。
    曾任《青岛公民报》编辑的段子涵,在上个世纪60年代撰文回忆:“一天,工人代表傅书堂、伦克忠,学生会代表李萼相继来报社送信说,有人向张宗昌告发公民报,想借刀杀人,建议报社言论稍微和缓一些。第二天,鲁佛民也来送信,内容大同小异。 ”
    对这些消息,胡信之没有畏惧,而是继续坚定地“认定步骤向前去干”。
    学生会代表李萼回忆说,张宗昌抵青(25日)当晚,他见到胡信之时,胡说:“有人透信,叫我提高警惕。”李萼也进行了一番劝说,但胡仍不在乎:“我是赤脚不怕穿鞋的。 ”
    26日,张宗昌下令查封《青岛公民报》,抓捕胡信之、段子涵等人,罪名是“肆意行邪论,鼓动风潮,扰乱社会,引起重大纠纷,群情慌惧。 ”
    7月29日晚7时,胡信之、李慰农被枪杀。
    胡信之以果敢行动,兑现了铮铮誓言,在中国报业史上写下壮丽的一笔,垂范后人,以笔为枪,勇往直前!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 记者 刘宗伟 图片翻拍自青岛市档案馆
责编/蒋东亮美编/李红芬审读/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