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房成交居榜首新房三年“未达标”康大还要拖多久?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8版 新财富
·西海岸新房成交居榜首
·
·
·
·
·新房三年“未达标”康大还要拖多久?
2022年07月07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8 新财富 2022.07.07 星期四

西海岸新房成交居榜首
上半年政策利好叠加 释放楼市活力我市新房共成交87765套 其中西海岸占三分之一
    青岛房地产市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颓势,在这个刚刚过去的6月彻底终结。同时,在6月市场“满分卷”的加持下,整个上半年市场表现“亮眼”,根据青岛网上房地产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1月-6月,青岛新房共成交87765套,同比2021年上半年的79828套,上涨了10%。
西海岸新区半年成交近三万套
    从青岛各区市新房成交量来看,上半年的青岛新房市场西海岸新区一枝独秀,据青岛网上房地产数据统计,1-6月份西海岸新区新房共计成交了29213套,占全市新房成交总量的 33%,新房成交总面积达到了3264968.5平方米,再次领跑青岛楼市。
    位列第二名的是城阳区,上半年新房共计成交了 16336套,新房成交总面积1888057.45平方米,单区新房成交量占比全市总成交量的19%。
    位列第三的是即墨区,上半年新房共成交12974套,新房成交面积1464827.64平方米,单区新房成交量占比全市总成交量的15%左右。
    紧随即墨区之后的为胶州市,上半年新房共成交 12499套,新房成交总面积1531981.17平方米,单区新房成交量占比全市总成交量的14%。
    除此之外,市南、市北、李沧、崂山主城四区新房共计成交10521套,占比全市新房成交总量的12%左右。
利好叠加 6月青岛楼市飞跃
    本报楼市观察员分析认为,上半年楼市数据如此亮眼,原因有三。第一,从5月份开始,青岛楼市陆续发布新政——5.20贷款利率下调、5.23公积金新政、6.3楼市新政,以及6.15公积金政策再加码,政策的不断释放,利好叠加,彻底改变了楼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低迷状态,最终反映在了市场端。
    第二,税费优惠刺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办公室日前发布了 《关于实施新建商品房购房契税补贴的通知》,6月30日前,购房人完成新建商品房交易合同网签备案的,可给予购房人实缴契税额的40%补贴。也因此,使西海岸集中网签数量大涨。
    第三,除了西海岸之外的其他区域,也存在集中网签的现象。以上的多重因素,直接造成青岛6月楼市“飞跃”,根据青岛网上房地产公布的数据统计,2022年6月青岛新房总计成交39219套,环比5月份(12904套)上涨了204%,新房成交总面积为4812669.45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成交26262套,环比5月(8851套)上涨了197%。
    本报楼市观察员分析认为,以上因素中,第一条也就是青岛楼市新政组合拳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就目前市场的综合表现看,下半年青岛楼市继续上扬的可能性较大。
市场挑战依旧 房企继续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个上半年新房市场不错,但住宅市场依然同比出现下滑。
    根据青岛网上房地产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青岛新建住宅总计成交63348套,与2021年上半年 (新建住宅成交69358套)相比,下降8.67%。
    从全国来看,市场挑战并不小,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主管王琳提供了一组统计数字,2022年上半年,受外部因素以及需求预期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房企销售业绩呈现负增长。其中,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356.4亿元,同比下降48.6%,销售额破千亿房企9家,较去年同期(19家)减少10家;百亿房企85家,较去年同期 (132家)减少47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252.8亿元,同比下降49.4%。
    另外,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300城共推出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2.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4.3%;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5.6%。
    青岛房地产市场同样充满压力,尽管根据卓易数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青岛新建商品房总成交金额13456442万元,同比上涨4%,但大多得益于6月份集中网签。据本报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上半年青岛诸多房地产企业的实际的业绩完成情况,仍不及预期,年内销售去化压力很大,全年仍会有一定数量的房企出现业绩规模负增长。
    因此,对于开发商来说,2022年下半年将是一个关键的“冲刺季”,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整个房地产进入到新一轮周期后,经过一整年的洗牌,市场的新格局将在今年下半年最终“水落石出”,一批高杠杆、低品质、差服务的开发商将被市场淘汰,而那些重品质、重服务、稳健型的开发商将“强者恒强”。
    对消费者来说,下半年楼市,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让利优惠活动将更加频繁,这将是进入楼市的好时机,但是同时,本报楼市观察员也提醒消费者,一定要选择品质开发商,远离那些高杠杆、差口碑、低质量的房企。 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