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戏曲魂青岛记得她李安重拾“煮夫”生活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9版 文娱新闻
·留住戏曲魂青岛记得她
·李安重拾“煮夫”生活
·
2020年04月02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9 文娱新闻 2020.04.02 星期四

留住戏曲魂青岛记得她
吕剧表演艺术家李乐芬因病去世
    吕剧表演艺术家、原青岛市民族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乐芬因患胰腺癌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31日离世,享年68岁。就在2019年底,李乐芬还活跃在吕剧表演人才培训班,对青年演员进行教学指导,并且欣喜于能够有年轻人传承吕剧,留住戏曲魂。 “退休之前,吕剧曾是我的事业,而今,传承吕剧艺术,是我的使命。 ”李乐芬生前这样总结自己与吕剧的渊源,而她也为青岛吕剧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曾演绎60多个舞台角色
    生于1952年的李乐芬12岁接触吕剧,1964年考入山东省戏曲学校,毕业后先后在长岛、青岛吕剧团(青岛市民族艺术剧院前身)工作。
    李乐芬工闺门旦,花旦兼青衣、泼辣旦。她在长岛吕剧团工作时,因一出小戏《追报表》声誉鹊起。此后相继在十余出戏中担当主角,挑起了长吕的大梁。调到青岛市吕剧团后,她在表演中追求外型塑造和内心活动的统一,以情感人,神形兼备,行腔委婉细腻,韵味浓郁,日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李乐芬先后在60余出戏中扮演主要角色和重要角色,成功塑造了众多精彩的艺术形象,如《红灯记》的铁梅、《杜鹃山》的柯湘、《红嫂》的红嫂、《桃李梅》的玉李、《天雨花》的含春、《双玉蝉》的芳儿、《倒霉大叔的婚事》的魏淑兰、《李二嫂改嫁》的李二嫂、《爱与恨》的妈妈、《逼婚记》的皇姨、《海迪之歌》里的张海迪等。
推动岛城吕剧普及发展
    作为山东的特色地方剧种,吕剧是山东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吕剧在岛城风靡一时,李乐芬也一直是岛城戏迷追逐的名角儿。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吕剧一度在舞台黯然,直到新世纪,岛城专业院团开始大规模走进校园、走进乡村、走进社区,才有了“回春”的迹象。李乐芬带着演员们送戏下乡,把舞台扎在村头、广场;2004年前后,她把《一笔账》《姊妹易嫁》《小姑贤》《喝面叶》《墙头记》等多个传统剧目送到了老百姓身边。退休后,李乐芬还经常为老年朋友以及学生们上课,把吕剧的普及推广当做自己的责任。
    时代变迁,老戏新唱才能赢得更多观众,在坚持普及推广吕剧的同时,李乐芬还根据《王小赶脚》新编唱词,收到良好。此外,她也尝试将吕剧与其他剧种或者舞蹈等表现形式相融合,她将京剧选段《红色娘子军》改编成吕剧唱腔,并将部分情景与舞蹈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吕剧版本的艺术形态,提高了学生们对吕剧的兴趣;她还把《江姐》用吕剧的表演手法来演绎,在《唱支山歌给党听》中融入吕剧唱腔……
留住吕剧魂
    李乐芬的病逝让亲朋感觉非常突然,就在2019年,她还积极参与岛城的吕剧活动,主导了《墙头记》复排、为青年演员进行培训……病逝之前,她始终为吕剧奔忙。
    2019年1月,青岛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推出复排的吕剧《墙头记》,岛城戏迷一片叫好声。这出戏的复排导演,正是李乐芬,以自身演艺经历见证了吕剧在岛城发展的她,对这次复排很是珍惜,“这次复排,是我们剧院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2019年10月17日“薪火相传——青岛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地方戏曲晚会”上,全市六个专业吕剧表演团体首次集合,老中青多代戏曲演员同台献艺。李乐芬与市歌舞剧院吕剧名角儿们一同登台演唱,“作为退休演员,看到年轻人能够在舞台上有所担当,非常高兴。 “
    2019年11月,吕剧表演人才培训班在莱西市举办,李乐芬作为主讲老师,为青岛市基层专业吕剧表演团体青年演员授课。在此期间,李乐芬有些身体不适,但还是坚持高质量完成了教学。她看到吕剧事业在岛城后继有人特别欣慰,再三强调地方戏要在地方发展,培训和引导青年演员非常重要,“这样的学习班应该一直不断,让吕剧更好地传承下去。 ”
    守候岛城吕剧之魂,李乐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