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官”“庭审”环境资源案1%的废料+99%的创意青岛滨海学院一项目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A09版 教育周刊
·大学生“法官”“庭审”环境资源案
·1%的废料+99%的创意
·青岛滨海学院一项目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18年11月22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A09 教育周刊 2018.11.22 星期四

大学生“法官”“庭审”环境资源案
2018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在山科大举行
    晚报讯 11月17日至18日,2018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在山东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上百名法学院学生和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一线法律工作者齐聚青岛,从典型案例的再审判中探讨相应的最新学术理论及实践。记者了解到,该大赛是全国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最高级别赛事之一,被称为“明星大赛”。
16所高校精选赛手来青论法
    记者了解到,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于2012年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发起,每年一次,至今已经走过7年,旨在推动我国环境资源司法在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和培养环境资源司法人才。大赛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山东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目的是弘扬环境资源司法实践理念、促进环境法学理论研究、创新环境法学科教育实践方法,提升环境法学教学应用能力和对环境资源司法实践的认知能力。来自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16所高校的研究生和部分大三本科生参加了比赛。
    “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场全国范围内的大赛堪称明星赛事,因此我们都很重视,从秋季一开学就开始准备,在全院范围内海选,安排指导老师,并以1:1.5的比例安排陪练。整场赛事进行下来,全院师生的法学理论实践都会有所提升,能起到以赛促学的效果,将法学理论实践变成了一种乐趣。 ”郑州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许晓华对记者说。
宣传环保理念也培养了后备军
“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与此相适应,环境资源司法的作用与贡献日益增强,使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开始进入以生态文明和环境资源司法专门化为标志的新阶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开始举办,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全国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吕克勤介绍说。
    “本次大赛以模拟庭审为载体,以涉及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为主题。通过大赛,一方面宣传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培养锻炼了环境司法这支保障队伍的后备军和生力军。 ”本次大赛评委之一、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专职党务副书记兼廉政监察员李明义法官介绍说。
三方以法理对抗现场唇枪舌剑
    “谭某,该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你是否有自首情节,我将做最后一次质询:当天你有无在别墅周围向胡某某和郭某某指定采伐界线? ”记者参加了其中一个庭审赛场,发现本次大赛赛题均以全国各环境资源法庭审理过的案例为基础,经过加工修改,有所提取和删减,重新设计。赛前,各参赛队现场抽签,临时分组,来自不同大学的参赛选手分别扮演公诉人、原告、辩护人等角色,通过自己掌握的法学知识及实践来“角力”。评委由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和从事环境资源法工作的律师担任。参赛选手唇枪舌剑,摆事实、讲道理、找证据、论观点,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通过最新的法律理论实践,进行了激烈的“庭审”辩论。
    “模拟法庭大赛不同于辩论赛,它没有办法预演,公诉、辩护、原告三方由不同的三所高校选手扮演,三方均不知道另一方会现场进行何种最新法律理论实践,选手只有系统透彻地掌握法律理论知识,并善于应用,才不至于被驳得哑口无言。我们鼓励将最先进的理论打入模拟法庭,并予加分。 ”山东科技大学的大赛指导老师秘明杰说。
跟法律大咖零距离切磋不怯场
    “同学们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法学理论知识,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对法庭审判案件真实场景了解不多,这次和较有影响的法官、律师零距离交流切磋,让同学们熟练掌握真实法庭的审判过程,能够校正学习方向,激发动力。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孙法柏说,由于同学们熟练掌握了相应法理知识,在比赛应用时并不怯场。
    最终,河海大学荣获冠军,武汉大学荣获亚军,山东科技大学和郑州大学并列季军。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任波)